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TMT频道 > TMT行业 > 正文

趣头条第三季度亏损同比大幅收窄 预计四季度实现盈利

2020-12-17 11:07  来源:证券日报网 许洁

    本报记者 许洁

    12月17日,趣头条正式发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趣头条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1.3亿元,符合市场预期,亏损连续四个季度收窄,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运营成本同比下降87%,运营亏损率同比去年的60%大幅收窄至9.7%。趣头条预计,公司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实现经营性盈利。

    在今年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互联网综合实力前百家企业榜单中,趣头条荣获2020年中国互联网综合实力企业第23名,在入选的上海互联网企业中排名第三。

    趣头条董事长兼CEO谭思亮表示:“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我们的业务在第三季度仍取得了一些进步,亏损连续几个季度收窄。未来,我们将继续提升运营效率,在内容建设和商业化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以实现平台的长期价值。”

    米读推进内容生态建设

    持续创新引领行业变革

    作为免费网络文学市场的领跑者,米读在迈过跑马圈地的流量抢夺阶段后,在内容生态建设上实现再次进阶,平台的原创签约作者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截至目前,米读月收入破万元的原创作者过百人,头部作者月收入近50万元,平台作者单月获得稿费突破500万元。

    在建设作者生态的同时,米读也在积极开拓IP孵化新模式。今年9月,米读和快手达成独家战略合作,米读将平台上热门小说孵化成短剧IP,并在快手独播。截至目前,米读已在快手上搭建了《河神的新娘》《穿书少女》《一条刁妃》等八大内容IP矩阵。目前,米读在快手上的短剧账号总粉丝量已破千万,全网总播放量突破14亿,单集播放量最高超5000万,集均播放量也高达500万。

    通过不同短剧账号,米读对垂类内容进行精细化运营,在满足用户多元化内容需求的同时,也加强了IP与粉丝之间的情感关联,逐渐搭建起米读的社区内容体系,为商业变现铺路。

    随着用户付费意愿不断加强,IP短剧在付费点映上也释放出巨大的商业发展空间,加之短剧长度一般在几分钟内,商业植入更加灵活多样,有望成为继网络电视剧、网络大电影后又一可规模化发展的新品类。

    聚焦资源突破短内容

    业务精细化运营初显成效

    作为一个深耕新兴市场的移动内容平台,在以米读为代表的长内容建设取得突破后,趣头条进行业务架构变阵,升级组织能力。

    通过积极的运营策略,趣头条App聚焦生活娱乐、知识资讯两大方向,在广场舞、影视、三农、情感、故事等特色领域持续发力,提升优质内容占比。如在情感领域,趣头条App深度挖掘新兴市场用户在情感方面的内容需求,

    同时,针对平台创作者,趣头条开展了趣学堂大V训练营,并推出小视频保量工具扶持头部KOL,帮助创作者由粗放化运营向精细化运营转变。

    伴随系列调优工作的开展,短内容的内容生态实现了更加良性的运转。在市场激烈的时长争夺赛中,趣头条App人均阅读时长仍提升了15%,双月日均ARPU值环比提升了43%。直播业务在逆势中迅速调整步伐,持续丰富直播内容的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主播和用户,主播开播规模环比增长64.4%,高收入主播数环比增长64.33%,人均消费主播数环比增长72.66%。

    关注新兴市场用户

    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市场环境中,趣头条坚持以长远发展为前提,不断优化经济模型,提高变现效率,冲刺盈亏平衡。同时,趣头条始终不忘发挥平台优势,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7月份,趣头条发起“暖流行动”,在未来一年内提供价值1亿元的平台流量,扶持公益广告、宣传公益项目,该行动预计覆盖1.38亿移动互联网用户,其中包括9660万新兴市场用户。

    为进一步推动公益理念在新兴市场的普及,9月,趣头条与腾讯公益达成合作,趣头条用户可通过平台上的趣行善公益活动入口参与公益助力,捐出阅读时长,以“互联网+公益”的方式降低公益参与门槛,让更多互联网用户加入到公益慈善事业中。

    对于数量庞大又缺乏关注的老年人群体,趣头条尤其重视。在重阳佳节,趣头条发布了《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首次披露了平台百万60岁以上老年人网络习惯和偏好,并推出“断网1小时”关爱行动,呼吁全社会“放下手机1小时”,陪伴和关爱身边的老人。此外,趣头条和中国扶贫基金会达成合作,出资助力乡村老人安心养老,同时联合微医、善诊等专业机构,为老人提供心理援助和免费体检卡,以实际行动呵护老人身心健康。

    据悉,未来趣头条将启动一系列关爱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行动,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互联网应用,享受互联网便捷和社会进步带来的生活品质的提升,让中国自信在越来越多的人心中生根发芽。

(编辑 才山丹)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