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船舶行业高景气 中国动力半年报业绩有望大增

2025-07-07 23:59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张晓玉

    7月7日晚间,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动力”)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报告期内实现归母净利润8亿元至11.5亿元,同比增长68.28%至141.90%;预计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7亿元至10.5亿元,同比增长66.99%至150.49%。

    添翼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吴婉莹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国动力业绩高增长主要受益于船舶行业高景气与政策支持的双重驱动。全球造船业处于新周期上行阶段,尤其是绿色动力船舶订单爆发式增长,带动公司柴油机板块量价齐升,叠加“成本工程”降本增效,毛利率显著提升。

    中国动力为中国船舶旗下上市企业,主要从事燃气动力、蒸汽动力、柴油机动力、综合电力、化学动力、热气机动力、核动力(设备)等七类动力业务及机电配套业务,是集高端动力装备研发、制造、系统集成、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动力需求解决方案供应商。

    中国动力董事长李勇此前透露,船海产业方面,目前公司在手订单饱满,后续将提升低碳零碳主机占比,提高船海业务的盈利能力。应用产业上,公司将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加大新能源汽车低压电池等高附加值产品的订单比例。

    该公司有关人士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截至今年4月份,公司在手订单约620亿元。主要产品低速柴油机目前与年初价格基本持平,订单已排产到2028年,今年交付的低速机多为2022年承接的订单,对应的价格较去年交付的订单有所上涨,预计全年毛利率较去年进一步提升。

    昨日晚间,中国动力在公告中表示,公司上半年业绩预增主要得益于两大因素:一是船舶行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公司柴油机板块2025年销售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合同结算大幅增加,主要产品船用低速发动机的价格增长,毛利率提升。二是公司深入贯彻“成本工程”,聚焦三项费用压控,持续提升产品盈利能力,利润同比提升。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4月份,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分别达到1532万载重吨、3069万载重吨和22978万载重吨,分别占世界市场的49.9%、67.6%和64.3%,主要造船指标保持全球第一。

    “中国造船业的竞争力不仅体现在规模上,更体现在高端船型的突破上。”清华大学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胡麒牧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几年,我国在LNG船、大型集装箱船、汽车运输船等高附加值船型上取得显著进展,逐步打破韩国、日本等国的垄断。

    值得关注的是,绿色船舶正成为行业新的增长引擎。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中国新接绿色动力船舶订单的国际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31.5%增长至2024年的78.5%,高端智能绿色化加速推进。

    “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动力系统,成功研发甲醇双燃料、氨燃料等低碳发动机,以应对国际海事组织(IMO)的减排要求,抢占绿色船舶市场先机。”上述中国动力有关人士表示。

    东吴证券研报称,展望未来,船舶板块在手订单饱满,且高价船占比持续提升,收入仍有望持续增长,利润率将持续修复。

    吴婉莹表示,未来,船舶行业发展前景依然相对乐观。短期看,手持订单量为中国船企提供了充足的业绩支撑,且航运业绿色转型催生的旧船更换及低碳技术迭代需求将持续释放;中长期看,中国在绿色智能船舶领域的技术优势叠加政策对高端装备制造的支持,将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头部企业如中国动力有望通过维保服务和技术迭代进一步打开盈利空间。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