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文英
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主持召开第十五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聚焦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李乐成强调,要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实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广州瑞锋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锐铿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举措为处于“内卷”困境中的光伏企业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众多企业已经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反内卷”行动。
政策面指明方向
近年来,虽然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猛,在全球占据领先地位,但也面临着严重的“内卷”问题。据Infolink数据,截至2024年末,中国厂商的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四大主产业链产能分别为1360GW、1154GW、1056GW、1107GW,对比之下,行业预测今年全球装机规模仅为500GW至600GW。在此背景下,企业纷纷进行低价竞争,盈利状况普遍堪忧。
当行业陷入低价无序竞争之际,工信部召开的座谈会为行业摆脱“内卷”困境指明了方向。李乐成表示,行业企业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锚定正确方向,致力技术创新,坚守质量安全底线,加强国际合作,进一步拓展光伏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加快塑造我国下一代光伏产品的竞争优势,努力成为全球光伏产业的技术引领者和全球能源低碳转型的关键参与者。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一步加大宏观引导和行业治理,强化标准引领和服务保障,持续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为推动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与此同时,行业协会在“反内卷”行动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已多次召开防止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专题座谈会,组织数十家企业签署自律公约,划定组件成本线,对各环节企业的开工率和库存状态提出明确要求,以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产业链积极响应
在工信部以及行业协会的引导下,光伏产业链上市公司积极响应“反内卷”号召,从技术研发、海外拓展等方面着手,共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硅料环节,龙头公司通威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优化产能结构和提升技术水平,在行业内带头推动硅料环节整合。此外,协鑫集团公开表示,公司正与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联手,全力以赴加快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行业整合产能去化。
其他环节的企业也在积极响应号召。湖南华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周丹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聚焦最新一代的高效N型技术,并布局异质结领域,拥有大尺寸单晶硅棒拉制、硅片细线化切割、切半片技术和吸杂工艺优势,设备配备的都是行业最先进的大型单晶炉及大尺寸的切片机,兼容性强,被出清的风险低,具有后发优势。在此基础上,公司还从降本增效、加速海外拓展等方面进行多维突破,积极响应行业“反内卷”号召。
在辅材创新方面,无锡帝科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光伏电池浆料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该公司董秘彭民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目前在含铜浆料的可靠性、出货及市场化推广上处于行业领先位置,结合公司在现有TOPCon、TBC、HJT浆料领域领先的份额、技术地位以及客户结构积累优势,公司将持续积极与客户协同创新,优化市场落地节奏。
长沙岱勒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行业加速低端、无序产能出清,步入规范的良性发展轨道之后,光伏行业的细分领域也将受益,公司作为光伏产品切割耗材供应商,经营压力也将有所减轻。
朱锐铿认为,行业的低价无序竞争只会深度扰乱市场秩序且不可持续,工信部此次加强行业监管,给光伏行业带来了发展信心。同时,企业也深刻意识到低价无序竞争的恶果,自发从技术迭代、市场开拓等方面寻求新的机遇,走出“内卷”困境。相信在政策与市场的合力下,光伏行业将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