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企业信息 > 正文

如是金融研究院布局知识付费风口 获两家机构战略投资

2018-06-20 20:39  来源:证券日报网 左永刚

    本报记者 左永刚

    6月20日,中国式知识付费高峰论坛暨如是金融战略投资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如是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通衡浙商资本创始合伙人梁晓玮、喜马拉雅FM联合创始人兼联席CEO余建军等众多业内大咖出席论坛。

    作为2018年资本市场最火的风口之一,知识付费行业又迎来了一次新的探索:知识+资本+互联网。如是金融研究院宣布引入通衡浙商资本和喜马拉雅FM的联合战略投资,正式入局互联网知识付费行业。如是金融研究院是著名青年经济学家管清友博士创办的独立第三方投研平台,致力于金融垂直领域的精品知识内容生产。通衡浙商资本背靠十几家大型上市公司,聚焦于知识IP的孵化和运营。喜马拉雅FM是互联网音频分享领域的独角兽公司,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互联网知识付费平台。此次三方合作是内容生产供应方、IP运营投资方、互联网付费渠道方的强强联手,代表着“知识+资本+互联网”的最新市场趋势,这也必将搅动整个知识付费行业的神经。

    管清友表示,中国的知识付费行业已经迎来最好的时代。从需求端来看,中国的金融泡沫正在进行一场彻底的出清,知识将成为金融下行周期里最坚硬的价值。而且,在新中产崛起和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老百姓的知识消费实际上也在升级,过去类似心灵鸡汤这样的泛知识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专业化知识才是未来的需求方向。从供给端来看,随着版权保护的逐步加强以及互联网付费渠道的兴起,知识内容的商业闭环将越来越完善。“现在市场不缺好的渠道,但缺好的精品内容,只要内容足够好,一定有人愿意买单。”

    对于知识内容的供给方来说,最大的瓶颈不在于需求,而在于内容的可持续性。“过去单兵作战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现在只有靠机构化的打法才能跟上市场对内容的需求。”管清友曾担任民生证券副总裁,主管卖方研究业务多年,去年辞职创业,就是看好知识付费这个风口。按照他的规划,如是金融研究院将充分利用券商研究所的机构化打法,致力于孵化和培养金融研究领域的IP矩阵,打造金融版的开心麻花。“开心麻花最大的卖点已经不是沈腾,而是一个强大的内容生产团队,我希望未来如是金融研究院也可以成为金融研究领域的开心麻花。”

    梁晓玮认为,知识付费行业市场空间巨大,未来是千亿级别的。现在的知识付费相当于90年代的房地产,未来还有20倍的上升空间。看好知识付费的主要逻辑有两点:一是有需求,对知识的渴求。这个时代越来越多人受过高等教育,明白知识的重要性。追求知识的时代没有改变,但现在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看书,从而产生了个性化需求,尤其是中国人口基数大,个性化需求种类更为丰富,未来大有可为。另一个是有支付能力。知识付费的消费主力是85后,从小打游戏的时候已经习惯在网上充值,有知识付费的意识,且具备消费能力。所以无论从需求还是支付能力上看,知识付费行业都站在前所未有的风口上。那些现在觉得知识付费已经过热的,和90年代说房地产已经过热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展望未来的知识付费行业,前景可期,这在中国是非常难得的,会高速成长,从数据上看,知识付费用户人数基本上每年都在翻番,去年是50亿,相关部门预计在2020年是250亿,2017年到2020年三年时间翻了五倍,在中国能三年五倍的行业没有几个,所以知识付费是很好的行业。

    未来的知识IP的发展方向有两点:一是品质化,品质化的知识IP肯定会出现。二是个性化,中国人口基数大,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诉求。品质化和个性化是未来IP生存的根基。

    IP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4年开始的泛知识阶段,主要是中产阶级白领对知识渴求,一方面怕被迭代掉,又觉得自己静不下心,主要代表有高晓松等。第二阶段是2015-2016年的泛财经阶段,更加务实,以吴晓波为主要代表。第三个是泛金融阶段,专业度更高,主要是应对中产阶级配置焦虑,股灾爆发后,资产配置难度加大,需要有专业人士指导。

    经济学家有三种,第一是理论经济学家,如科斯,过于专业,不太易懂;第二是政府经济学家,主要为政府服务;第三是机构经济学家,券商经济学家,现在很多的券商经济学家手脚被捆住了,能出来发声的不多。

    我们投资的主要逻辑是选择一流的团队,核心人物较为重要,需要有内在基因和内在驱动力。管总将IP(intellectualproperty)的property改为power,足见其对于影响力的追求,内在驱动力很强,很适合做知识IP。

    余建军回顾了整个媒体的变迁,从甲骨文开始,后续出现了报刊、广播,接下来有数字媒体,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现在正在发生的就是人工智能物联网。未来能够非常有效的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的技术和手段生产出优质的内容、实现知识文化便利传播的公司前景无限。

    互联网核心的思维是产品思维,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思维,只不过呈现形式不是APP是内容。我给谁服务?解决什么问题?以及这个交互过程,用户体验是什么样的?这三个问题考虑清楚了产品就可以存活下来。

    关于IP运营的几点思考,第一个是用户付费意愿强的都是深度的干货,不仅是经验的总结还是趋势的洞察,不仅仅是个人的知识,本质上更多的还是个人化的心得体会,对受众的启发和感受,消费者更喜欢个人化的东西。还有浅显易懂的表达,受众的人群层次是不一样的,以前写书都是书面语,音频是书面语变成短语,这种模式的语言和内容是最适合在互联网上用户收听的行为,有互动性,甚至可以自问自答。二是策划的方法论,就是IP叠加效益,赛道选对,人匹配好,这个IP叠加效应就非常好。

    第二个就是降维的思维,大炮打蚊子,杀鸡用牛刀,做内容付费的策划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就是用超越用户期望的东西来满足用户的需求,使用户产生非常强的获得感。少数人的特权到大众福利,这个天然就有强烈的买单的动力。

    第三个是IP未来发展的路径,有两个方向都是可以去发展的,一是走向纵深,就是全IP链条的运营,可以跨越媒介形式,包含音频课、书、培训课、交流会、咨询服务等多种业态。二是矩阵化,整个的全链条的运营,从单一赛道向周边拓展,变成IP矩阵。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