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产业风向 > 正文

光伏玻璃行业加速推进“反内卷” 多家企业或7月份起减产

2025-07-04 23:53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李静

    7月4日,光伏概念板块走强,截至当日收盘,霍普股份、韶能股份、亚玛顿、东材科技等多只光伏概念股盘中涨停,迪森股份、国际复材、协鑫能科等多只个股跟涨,市场热度提升。

    消息面上,有传闻称“国内十大光伏玻璃厂商召开会议,决定自7月份起实施集体减产30%的计划”。上海有色网光伏玻璃分析师郑天鸿表示,部分光伏玻璃企业前期已经规划好的减产计划,正在陆续执行,7月份减产是大概率事件,未来减产动作可能还会延伸至三季度。

    供需失衡倒逼减产

    近年来,光伏玻璃行业经历了快速扩张期,导致供需关系急剧恶化。国金证券发布研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光伏玻璃在产日熔量达92490吨,而需求端因组件产量连续下滑,库存飙升至45天,接近“爆仓”临界点。

    价格方面,隆众资讯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2.0mm光伏玻璃价格均价为12.92元/平方米,同比下滑24%;3.2mm光伏玻璃价格为21.06元/平方米,同比下滑18%。

    面对持续低迷的市场环境,多家光伏玻璃企业选择通过减产实现供需再平衡。

    亚玛顿董秘刘芹表示,光伏玻璃行业产能出清工作正在加速推进,这一调整将有助于促进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顾问屈放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光伏玻璃行业开启减产模式,标志着行业正式进入新一轮的调整周期。企业主动调节产能投放的节奏,有望逐步打破此前的恶性竞争态势,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光伏玻璃行业有序、自发地减产,对光伏产业保价是个利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光伏行业“内卷式”竞争的现状。但也应看到,除了提出减产计划外,如何监督计划落实才是关键。

    “从时间节点看,近期光伏玻璃企业减产的时机确已到来。5月份抢装潮结束后,国内光伏行业需求骤降,组件排产下降,光伏玻璃需求减弱、价格快速下跌。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业自发减产是合理的选择。”中信建投期货能化高级分析师胡鹏说。

    上海有色网提供的信息显示,预计7月份国内光伏玻璃产量将下降至45GW水平。供应量的收缩有望对市场价格形成支撑作用,缓解企业持续亏损的困难局面。

    推进产能“出海”

    在国内光伏玻璃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企业纷纷加速布局海外业务。据了解,亚玛顿拟在阿联酋投资建设年产50万吨的光伏玻璃生产线项目,预计投资总额达2.4亿美元。该项目的投资建设有利于降低亚玛顿的生产成本,扩大海内外市场占有率,同时加快其海外光伏玻璃产能布局,以灵活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辐射中东及欧美、南亚市场。

    刘芹表示,公司将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的同时,发挥公司在光伏玻璃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推动公司海外光伏玻璃产能的有效布局。

    不仅是亚玛顿,信义光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义光能”)、株洲旗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旗滨集团”)此前均已布局海外市场。其中,信义光能表示,公司在马来西亚的两座光伏玻璃窑炉已正式投产运营,并推进印尼的项目进度。旗滨集团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拟在马来西亚沙巴州亚庇工业园沙巴光伏原厂区投资新建沙巴旗滨光伏新材料1200吨/天光伏高透基材三线项目,项目计划投资约14.5亿元。

    国投期货高级分析师周小燕认为,随着国内竞争加剧,光伏玻璃企业还将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重点布局东南亚及中东地区。

    在盘和林看来,“出海”的关键是要改变竞争方式,过去是价格竞争,未来或是应用场景和技术创新的竞争。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