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产业风向 > 正文

我国用户超5亿人 生成式人工智能推动半导体周期上行

2025-10-20 13:19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丁蓉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人们日常生活。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较2024年12月增长2.66亿人,用户规模半年翻番。

    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指数级的增长,本质是技术普惠化与需求刚性化的深度共振。在算力基建加速与算法创新的基础上,市场完成从‘尝鲜’到‘依赖’的认知跃迁,出现‘试用’到‘常用’的深刻转变。”

    各领域典型应用涌现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基于算法、模型、规则生成文本、图片、声音、视频、代码等内容的人工智能技术。例如,人工智能红绿灯会根据车流实时调整放行时间;不少景区推出了外骨骼机器人辅助爬山服务;此前举行的保姆机器人大会,更是“剧透”了保姆机器人在未来生活各个方面的应用。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广泛渗透到智能制造、智慧交通、医疗健康、教育培训、文旅服务等领域,并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典型应用。”

    郭涛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正从单点工具进化为关键生产要素,重构办公协作、创意产出、知识获取等基础场景,形成“全民触达—重点深耕”的良性循环,已然迈入“深度实用”阶段。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一系列政策的有力支持。今年8月份,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明显增强,人工智能开放合作体系不断完善。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智能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技术普惠和成果共享。到2035年,我国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半导体进入“超级周期”

    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让半导体产业链企业集体收获红利,多家A股上市公司业绩高增长。例如,国产算力龙头企业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三季报显示,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6.07亿元,同比增长2386.3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05亿元,实现扭亏为盈。该公司持续拓展市场,积极助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

    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三季报显示,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4.90亿元,同比增长54.6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61亿元,同比增长28.56%。该公司通过与整机厂商、生态伙伴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深化合作,加速客户端导入,推动高端处理器产品的市场版图扩展。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研报显示,人工智能推动半导体进入“超级周期”,半导体全产业链包括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以及上游设备材料端等环节有望受益。

    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的背景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态势有望持续。其发展不仅强势推动半导体周期上行,而且与各行业广泛深度融合,涌现一批新基础设施、新技术体系、新产业生态、新就业岗位等,有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编辑 孙倩)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