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昌校宇
7月4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第二批11只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基金集体上报。其中,景顺长城基金、建信基金等2家机构旗下的产品为股票型基金,国泰基金、华泰柏瑞基金、东方红资产管理等9家机构旗下的产品为偏股混合型基金。据悉,新一批上报的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基金与首批产品一致,各家基金管理人均设置了1.2%(基准档)、1.5%(升档)、0.6%(降档)的三档费率水平。
5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对符合一定持有期要求的投资者,根据其持有期间产品业绩表现确定具体适用管理费率水平。
“与此前浮动费率基金相比,新模式产品收费模式更加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产品业绩的考核始终与业绩比较基准挂钩,对于持有期间产品实际业绩表现明显低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降档费率;显著超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升档费率。”国泰基金相关人士表示,改革后的费率体系强化了业绩比较基准的锚定作用,将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深度绑定。
华泰柏瑞基金相关人士认为,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基金的推出,是公募机构积极响应《行动方案》要求的深入实践之一,实质是将持有人收益率提升到核心位置,把基金管理费率与投资者实际获得的长期收益直接挂钩。
具体来看,首批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基金均为全市场选股基金,本次上报的产品从名称看,除全市场选股产品外,还有4只为聚焦行业或者主题的产品,覆盖高端装备、医药、制造业等行业主题。此外,个别产品还采取了发起式安排,进一步强化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
景顺长城基金作为首批试点机构,在首只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基金顺利结募后,持续加码创新产品布局,7月4日再度申报景顺长城高端装备股票型基金。公司相关人士表示:“此次申报的产品与大科技主题相结合,有望满足投资者对优质科技投资工具的需求,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切实助力科技创新产业发展。”
公开资料显示,首批26只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基金于5月16日集体上报,5月23日获批注册,5月27日陆续启动募集。截至6月底,已有24只产品完成募集并成立,合计募资226.8亿元,单只产品平均募集规模为9.45亿元,显著优于年内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整体水平。
据悉,华商基金、信达澳亚基金旗下的2只产品因为渠道档期安排原因,正在募集中。华商基金于7月1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于7月1日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旗下华商致远回报混合型基金A类基金份额。该产品是首批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基金之一,产品拟任基金经理张明昕表示,费率改革将有利于公募机构更加聚焦创造超额收益的能力,更好地实现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的绑定,推动资产管理行业回归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