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琳
见习记者 王僖
12月4日下午,共达电声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召开重大资产重组说明会,就吸收合并万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魔声学”)事宜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对投资者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解答。
共达电声董事长谢冠宏在会上表示,当前,无线智能声学正处于较快发展的阶段,作为一家以技术主导型的公司,万魔声学已在人工智能声学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布局,近年来业绩获得持续成长。若此次万魔声学资产业务置入上市公司,共达电声有望借此全方位多角度打造智能声学产业。
对于《证券日报》记者现场提出的,万魔声学销售收入中目前有超过50%来自小米,未来在开发其他客户和提升自有品牌方面有哪些举措。万魔声学财务总监乔超表示,“目前除小米外,万魔声学与京东、华为、亚马逊等客户的合作已经启动,未来还会有更深入的合作。我们有信心未来几年做到除小米外,其他客户及自有品牌的收入占比将提高到55%左右,2020年提高到60%以上。”
吸收合并万魔声学
11月15日,共达电声发布了吸收合并万魔声学暨关联交易预案,并于12月4日发布了预案修订稿。根据预案,共达电声拟通过向万魔声学全体股东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万魔声学100%股权,交易对价约为34亿元。上述交易完成后,万魔声学的资产业务将整体注入上市公司,共达电声将成为一家智能声学设备公司,将从事耳机、音箱及智能声学类产品以及关键声学零部件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产品应用拓展至智能手机音频、智能汽车音频、智能家居(办公)、智能无线穿戴等,从而全方位多角度打造智能声学产业。
说明会上,谢冠宏详细介绍了万魔声学的相关情况。据了解,万魔声学专注于声学研发设计与智能软、硬件开发,致力于打造全球最酷的音频品牌。其在ODM业务上形成了以小米、华为(间接客户)、华硕等手机客户,京东、网易、亚马逊等网络销售平台客户,以及酷我音乐、咕咚运动等互联网平台客户为代表的多元化客户群。万魔声学预计,2018年ODM业务与自牌1MORE业务相比2015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超过35%和230%。在销售渠道,万魔声学产品在国内26个省份及港澳台地区,拥有超40家Hi-Fi音频代理商和3,000多家线下体验店。在国外,万魔声学销售渠道已拓展至美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和韩国等25个国家。
“近几年来,万魔声学的产品线逐步多样化,除耳机从有线到无线,同时还在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汽车、智能健康等领域进行了布局。”谢冠宏表示,“这些年,万魔声学的客户只有增加,没有减少,同时客户的满意度还不错。”
未来销售承诺有保障
交易预案显示,万魔声学2016年、2017年和2018年1-10月未经审计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369.61万元、6242.14万元和3048.06万元,并预计2018年实现扣非后净利润约为7600万元。万魔声学管理层同时预计万魔未来三年(2019年-2021年)净利润金额分别为1.5亿元、2.2亿元和2.8亿元。
对于市场关心的预测净利润跳跃式增长的合理性,以及业绩承诺期满后盈利是否可持续等问题,共达电声也做了相应的解释。乔超表示,消费电子行业的繁荣为电声行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随着语音交互、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为互联网的“声入口”,未来电声产品在人工智能产业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这也为万魔声学的发展提供了动能。可以说,目前市场环境处于智能声学发展较好的阶段。“作为技术型主导的公司,我们随着市场的不断改变,改进产品,从而极大地拓展了客户。除小米外,与一些像腾讯系的客户等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而且已经实现了一定的量产。这些大客户都是我们未来三五年实现销售承诺的保障。”
谢冠宏补充道,“从以前到现在,我们跟客户的订单只有增加,没有减少,合作的项目只有增加,没有减少过。除了产品、营业额增加之外,现在还开始供应手机中的声学零组件,合作形态更为紧密。”他同时表示,“近年来,无线耳机跟智能耳机、智能音箱类的产品完全不是饱和市场的状态,而是每天都在增长。所以这个业绩承诺我们也很有信心。”
13:27 | 创业板公司延续去年增长态势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业绩稳中有进... |
22:27 | 以点带面 稳链强链 2024年度科创...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沪市主板公司... |
22:23 | 证监会公布《证券期货业统计指标标... |
21:59 | 基础稳、韧性强 沪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伟业:第五届监事会第三次会议... |
21:52 | 锦波生物:第四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 |
21:52 | 中远通:第三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决...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 |
21:52 | 天力锂能:第四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2031700网站电话:010-84372800 网站传真:010-84372633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