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募基金峰会 > 正文

钟蓉萨发表致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开创公募基金的新时代

2018-02-28 14:01  来源:证券日报网 钟蓉萨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钟蓉萨在由证券日报主办的“2018年中国资产管理论坛暨中国公募基金20周年行业峰会”上发表致辞: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创公募基金的新时代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今年是我国公募基金行业诞生20周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戊戌新春伊始,我们欢聚一堂,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望新时代新蓝图。在此我谨代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对长期耕耘在公募基金这片热土的每一位辛勤的奋斗者表达由衷的敬意与感谢。

    习总书记说,“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者”。从1998年到2018年,公募基金行业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证监会的关怀和领导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坚守“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初心本源,坚持“组合投资、强制托管、公开披露、独立运作、严格监管”的制度特色,凭借长期积累的主动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成为普惠金融的典范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基于“信托责任”的制度安排,使得公募基金成为我国“大资管”行业中投资者权益保护最为充分、市场最为规范、系统性风险因素最少的子行业。回望20载公募基金的创业史和成长史,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一是资产规模较快增长,投资业绩总体稳定。截至2017年底,公募基金数量达到4841只,管理资产规模将近11.6万亿元,基金管理公司及子公司的专户业务规模达到13.7万亿元。自首只开放式基金成立到2017年底,偏股型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平均达到16.5%,超过同期上证综指平均涨幅10.5个百分点;债券型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平均达到7.2%,超过现行3年底定期存款基准利率4.4个百分点。

    二是产品种类不断丰富,业务范围日益拓宽。20年来,公募基金类型日趋多样,目前已涵盖了全球各主流品种,以股票、债券、混合和货币市场基金为基础,逐步将商品、黄金等品种纳入投资范围,投资策略日益多元。2017年推出首批基金中基金,进一步加强了公募基金的资产配置功能。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养老金管理等业务也快速发展,提升了基金业服务财富管理的能力。

    三是公募管理人队伍逐步壮大。一方面,公募基金公司的股东背景日益多元,除了券商、信托和银行等传统机构之外,私募基金和专业投资人员也参与设立了公募基金公司。另一方面,公募基金业务实行牌照管理,允许符合条件的券商、保险资管等金融机构开展业务。截至2017年底,公募基金管理人已发展至128家,包括113家基金管理公司、13家证券公司、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此外,基金托管机构已达43家,有超过400家基金销售机构。

    四是公募基金成为普惠金融的典型代表。借助覆盖线上线下、场内场外的多元化基金销售渠道,公募基金成为我国家庭最重要的理财工具之一。截至2017年底,公募基金持有人超过3.4亿人,公募基金累计向持有人分红约1.7万亿元,为投资者创造了可观回报。此外,公募基金是我国养老金投资管理的主力军,推动养老金通过投资资本市场分享我国经济增长成果。截至2017年底,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受托管理各类养老金超过1.47万亿元。据有关部门披露,社保基金自2001年以来的年平均收益率达到8.37%,企业年金自2007年以来的年平均收益率达到7.57%。公募基金作为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和基本养老金的主要管理者,为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是监管体系日益完善,监管水平持续提高。公募基金在行业成立伊始便充分借鉴国际经验,通过《证券投资基金法》确立了行业运行的基础框架。20年来公募基金监管的重要成就表现在:第一,健全了基础制度,行业政策环境不断优化;第二,强化了监管能力,合规经营水平不断提升;第三,强化了创新导向,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理财能力不断增强;第四,加强了风险防范,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六是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17年底,合资公募基金公司共有45家,涉及15个国家和地区;20家公募基金公司在香港设立了专业子公司;有10只香港基金获准在内地公开发售,52只内地基金获准在香港公开发售。

    20年砥砺前行,公募基金积累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成熟市场公募基金和养老金的发展经验表明,服务养老金是公募基金发挥制度优势、践行价值投资、服务实体经济、实现普惠金融的必由路径。下一个20年,希望基金行业抓住我国养老金全面启动市场化投资运营的战略机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创公募基金发展的新时代:

    第一,全面提升投研水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发挥买方优势和专业化价值,系统推进ESG责任投资,全面改善中国资本市场基础资产质量,激发经济增长的技术新动能,推动上市公司和公募基金履行社会公民责任,为全社会贡献长期价值增长。公募基金是人才和智力密集型行业,要着力构建人才的发现、储备、培养、发展的完整链条,完善公司治理,实现人尽其才,稳定人员队伍。投资能力是公募基金的根本,唯有创造长期良好回报才能持续赢得投资者的宝贵信任。

    第二,强化产品特色,丰富投资标的。公募基金产品的发展要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注重产品的个性和投资风格的稳定性,提升业绩比较基准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推动发展ETF、商品基金、QDII基金、REITs等各类投资工具,建设专业化、多元化的产品格局。基金管理人应当提升产品布局的能力,用好产品这个发动机,实现管理人发展战略、投研能力特长、前中后台业务、投资者需求的有效整合。

    第三,发展资产配置,推进财富管理。推动公募FOF健康有序发展,推动养老目标基金指引出台,推动公募基金为管理第三支柱养老金做好产品、人员、技术、宣传教育等各项准备。基金管理人应切实提高多元配置和风险管理能力,为养老金等各类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积极探索资产配置在产品、销售和服务端的多种实现方式,促进基金销售向财富管理转型,真正把公募基金创造的好收益变成投资者的好回报。

    第四,推动构建三支柱养老金体系,建设长期投资生态链条。通过前面三点努力,公募基金将建成“多元化资产配置-专业的基金投资工具-优质的基础资产”的资产管理三层架构,为管理养老金做好充分准备。我们很欣喜地看到,在行业的不懈努力下,第三支柱制度建设已经正式启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第三支柱制度早日出台,推动公募基金在第一支柱基本养老金和战略储备社保基金、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投资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养老金通过资产管理三层架构进行长期投资,形成“长期资金、长期投资、长期资本”的生态链条,是养老金实现长期稳定回报以及深化金融改革、防控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性的路径安排,事关全局,利在千秋。

    各位同仁,习总书记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站在行业20周年的新起点,让我们共同努力,正本清源、提升专业、勇于担当,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社会发展和经济改革的大方向,共同书写公募基金行业下一个20年的壮丽篇章!谢谢大家!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