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洁 熊悦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队列再添新。7月16日晚间,邮储银行发布公告称,拟出资100亿元发起设立中邮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邮投资”)。这意味着,6家国有大行旗下AIC将“配齐”。
自今年3月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的通知》,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发起设立AIC以来,年内已有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等3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筹建AIC获准。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系AIC开展股权投资,有助于利用母行的客户资源、运营网络资源、跨境资源和风险控制资源,与股权投资的专业性形成互补。
商业银行AIC“迎新”
AIC股权投资试点扩容之前,我国共有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农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中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和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5家AIC,分别由5家国有大行全资设立。随着邮储银行此次宣布拟发起设立AIC,6家国有大行在AIC领域均有布局。
邮储银行公告显示,此次出资发起设立中邮投资,资金来源为该行自有资金,投资尚需取得有关监管部门的批准。中邮投资将严格遵循各项法律法规及监管规定,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在做好风险管理基础上开展各项业务。
“本次投资是本行响应国家号召、服务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本行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打造科技金融生力军,进一步发挥对科技创新和民营企业的支持作用,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邮储银行在公告中表示。
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方面,今年以来,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等3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也已先后拿到AIC牌照,成为市场化债转股及股权投资试点业务重要的生力军。从资本实力来看,前述三家商业银行获准筹建的AIC注册资本分别为100亿元、100亿元、150亿元。
上述三家商业银行均在相关公告中提到设立AIC对支持科创企业及自身经营的积极影响。包括有利于围绕重点领域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及股权投资业务,发挥股权投资对科创企业、民营经济支持作用,帮助企业降低杠杆率,增强银行自身的综合化经营能力和高质量发展。
增强股权投资能力
当前AIC股权投资试点不断扩围,试点范围已由上海扩大至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南京、杭州、合肥、济南、武汉、长沙、广州、成都、西安、宁波、厦门、青岛、深圳、苏州等18个城市。AIC牌照也从国有大行扩展至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AIC扩容标志着商业银行金融服务范式从间接融资主导转向股债联动。
“当前AIC阵容持续扩大,银行系股权投资进入加速发展阶段。这既是政策推动科技金融发展的结果,也为银行转型提供了新机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告诉记者,银行机构可以通过AIC开展投贷联动综合服务,触达传统信贷难以覆盖的科创企业,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
记者与业内人士交流了解到,AIC股权投资业务在推动科技金融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诸如资本来源受限、投资标的稀缺、退出渠道不畅等挑战。
“AIC股权投资风险权重较高,对银行资本充足率形成压力,加上银行缺乏股权投资经验,因此需强化投研团队建设。”娄飞鹏建议,银行还需要完善内部投资决策、风险管理等机制,提升股权投资能力。同时,需加强与地方政府及国资平台合作,探索通过并购重组等多元化退出路径。
在田利辉看来,AIC未来发展需实现三方面突破,一是制度上,需建立“长周期考核+容错机制”,鼓励投资硬科技早期项目;二是能力上,打造“产业+金融”复合型团队,借助AI技术提升估值与风控水平;三是生态上,推动资金来源多元化,引入险资、养老金,并打通S基金等退出渠道。对于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等后来者,需强化差异化定位,例如聚焦区域特色产业,增强与头部PE(私募股权投资)和VC(风险投资)合作互补能力。
“长远来看,AIC有望成为耐心资本的载体,助力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田利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