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尚伃
当前,中国香港正加速推进国际虚拟资产中心建设。为把握创新业务机遇、拓展国际业务边界、强化业务协同效应,中资券商纷纷开始布局虚拟资产交易服务,推动业务多元化发展。
自国泰君安国际完成“1号牌升级”(该牌照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等)以来,取得相关牌照的中资券商数量不断增加。据记者了解,不少中资券商虽尚未取得牌照,但已迅速组建专业工作小组,密切关注香港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市场机会,积极探寻参与其中的最佳路径,为未来的业务拓展做好充分准备。
推进布局速度
在牌照获取方面,部分中资券商已率先取得突破。7月15日,招银国际宣布,公司于7月14日正式获得香港证监会批准,成为香港首家取得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等相关牌照的中资银行系券商,标志其业务领域正式拓展至数字金融市场,打开了跨领域融合的想象空间。
招银国际表示,正探索将虚拟资产纳入多元投资组合,通过研究虚拟资产与股票市场的关联性,开发创新性策略。未来投资者可在招银国际平台合规参与包括加密货币等虚拟资产交易。
更早之前的6月24日晚间,国泰海通集团下属公司国泰君安国际宣布,成为首家可提供全方位虚拟资产相关交易服务的香港中资券商,服务覆盖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在虚拟资产交易服务过程中提供意见,以及发行、分销包括场外衍生品在内的虚拟资产相关产品。
对此,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牌照的持有情况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多家券商就此公开回应。其中,东方财富旗下哈富证券、天风证券全资子公司天风国际证券,均已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可透过综合账户安排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财通证券全资子公司财通香港已获准开展虚拟资产ETF代客交易资格。
在国泰海通等先行者的示范效应下,中资券商的牌照申请进程明显加快。据记者了解,目前,国联民生旗下香港子公司已了解业务申请流程,正在准备申请材料,计划立即申请国泰君安国际此次获批的交易资格。国金证券旗下的国金证券(香港)有限公司正在筹备申请虚拟资产相关交易牌照,并与国际及香港地区具有丰富经验的相关机构就该事项进行了多次接触,后续将积极推进具体申请事宜。国投资本积极跟进金融科技的创新趋势,全资子公司国投证券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已组建工作小组,密切关注香港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市场机会。
此外,长城证券正积极关注虚拟资产交易的监管政策和市场动态。中原证券也将关注香港《稳定币条例》落地后的政策动态。
业务多元拓展
2025年8月1日,中国香港《稳定币条例》将正式生效。同时,中国证券业协会近日从七大维度28条措施力促证券业高质量发展,其中明确鼓励优质券商依法开展跨境业务,促进数据依法有序流动,更好服务跨境业务需求。总体来看,多重积极因素将为中资券商的虚拟资产业务布局提供支撑。
对此,华西证券非银团队组长罗惠洲表示:“看好《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之后,稳定币发行、交易、跨境支付等方面的发展前景,香港有望成为全球虚拟资产中心。在这一过程中,中资券商在香港的子公司通过升级牌照,有望实现业务扩容,迎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通过统一监管标准、明确功能边界与鼓励持牌合规,香港虚拟资产监管体系正由试点探索阶段迈向制度成熟与市场常态化阶段。”东海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陶圣禹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统一监管标准不仅提升了市场透明度与投资者保护水平,也推动了机构在交易、资管、顾问等多个业务环节实现全链条持牌。未来,持牌合规将成为行业准入门槛,功能导向监管则将成为推动虚拟资产业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中资券商虚拟资产交易牌照陆续获批表明监管对业务的许可和支持态度,后续牌照的发放和业务的开展或将继续催化券商板块行情。
从业务层面来看,开展虚拟资产业务有望全方位提高券商综合实力。中信证券金融产业首席分析师田良表示:“开展虚拟资产业务有望提高经纪业务收入韧性,在传统标的(如股票)交易服务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丰富交易标的品类,增加交易规模,有望提高经纪业务收入韧性。同时,有望提高资管业务收入,投资者对虚拟资产的投资热情与日俱增,而直接投资虚拟资产的门槛(投资渠道、投资经验、合规要求)目前仍处于较高水平,券商可推出投资于虚拟资产的资管产品,满足普通投资者的投资需求。此外,有望进一步丰富自营投资策略,拓展投行业务覆盖面,通过投资虚拟资产产业链中的关键公司,如交易所、稳定币发行商,或协助其进行IPO、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券商可分享其增长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