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股票频道 > 证券要闻 > 正文

《国务院关于规范中介机构为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的规定》出台已满半年 做好“看门人” 中介机构收费更透明执业更规范

2025-07-16 00:15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吴晓璐

    1月15日,《国务院关于规范中介机构为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公布,至7月15日已满半年。

    《证券日报》记者从行业人士处获悉,《规定》发布以来,中介收费更加透明、规范,保荐费、审计和验资费、律师费明确按项目进度分阶段支付。此外,中介机构收费情况也成为监管部门关注重点之一,已有券商因收费不规范受罚。

    市场人士认为,规范中介机构收费,减少中介机构与发行人利益捆绑,有助于增强中介机构执业独立性,发挥“看门人”作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明确收费原则

    《规定》加强对中介机构收费等相关行为的监管,明确了收费原则,并对各类中介机构提出了具体要求。

    对于上市公司的发行费用而言,中介费用主要包括券商投行的承销及保荐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及验资费,以及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费。

    《规定》自2月15日正式实施。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7月15日,自《规定》正式实施以来,A股41家公司上市,合计募资340.74亿元,每家公司上市平均募资8.31亿元。从费用来看,平均每家公司首发发行费用8212.88万元,其中,承销及保荐费用、审计及验资费用、法律费用平均分别为5366.77万元、1549.88万元、790.45万元。

    此前,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仅分项披露上述三类费用的金额。自《规定》实施以来,招股说明书详细列明各类中介服务收费标准、金额以及发行人付费安排等信息。其中,保荐费、审计及验资费、律师费,均按项目进度分阶段支付。

    比如,对于券商投行的承销及保荐费,招股说明书进一步将其分为保荐费和承销费并披露金额,明确保荐费根据项目进度分阶段支付,承销费率参考市场承销费率平均水平,经双方友好协商确定。

    “一直以来,投行的保荐费都是按照两个阶段来收取,即上市前的推荐以及上市后的持续督导。”某券商投行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承销费率主要跟公司募集资金规模以及投行服务水平相关,比如,主板公司募集资金规模较高,承销费率相对较低。

    审计及验资费方面,主要依据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的责任和实际工作量,以及投入的相关资源等因素确定,按照项目进度分阶段支付;律师费方面,则是基于律师事务所在发行上市法律服务过程中的实际工作量、工作时间、资源投入、相关法律事务的复杂程度和工作水平等因素,经双方友好协商确定,按照项目进度分节点支付。

    德恒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胡昊天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规定》发布以来,律师事务所在证券服务业务领域的收费更加透明化、规范化,以往在上市“临门一脚”前,签署补充协议补齐费用的做法将不再被允许。取而代之的是,在建立法律服务关系初期,委托双方即应按照预计工作量和复杂程度,清晰约定完整的律师服务费用。这样不仅杜绝了“临时恶意提价”的情况,也大大降低了为博取项目成功“铤而走险”的可能,提高了律师执业的“客观中立性”,对于重新建立规范的证券服务市场定价机制也有积极作用。

    加强全流程风控

    对中介机构收费行为规范,目的是防止相关收费行为影响其客观公正执业,有利于形成公平、规范的市场秩序。受访的多位市场人士表示,《规定》实施后,中介机构执业也更加规范。

    “从券商投行来看,更注重项目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不再单纯追求高发行价和高募资规模,而是综合评估项目成本等因素,挖掘企业真实价值,设定合理定价区间。同时,投行也更加谨慎地选择项目,加强对企业的尽职调查,以确保项目符合上市要求,降低执业风险。”深圳大象投资控股集团总裁周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另外,会计师事务所更加关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严格按照审计准则执行审计业务,加大对企业财务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审核力度,防止出现财务造假等问题。

    律师事务所方面,华商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齐梦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对于拟IPO项目,律师事务所执业重点已经从传统的合规审核升级为全流程风险管理,执业重心从聚焦法律文件制作转向实质风险管控及合规体系建设。这种转变要求律所具备整合财务、商业、法律科技等多维能力,推动行业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规定》还强调依法对中介机构执业行为加强监管,必要时可以采取联合现场检查等措施,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今年3月底,证监会对多家券商投行业务开出罚单,其中3家涉及收费不规范等问题。比如,在对某家券商的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中,证监会提出,经查,证监会发现公司存在内部制衡机制独立性不足,部分项目的质控审核人员与内核委员重合;对外报送材料流程审批管理不到位;部分项目收费不规范等问题。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对IPO企业现场检查和现场督导覆盖面提升,IPO撤单企业以及相关中介机构的罚单增多,进一步督促中介机构做好“看门人”。

    齐梦林表示:“这表明中介机构的执业安全边际已大幅提升,仅满足形式合规远远不够,必须建立全流程风险应对机制,做到实质合规,才能有效防控执业风险。”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