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产业风向 > 正文

畅通“数字桥梁” 跨境电商领域成果丰硕

2025-07-16 00:15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寇佳丽

    7月14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据初步测算,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约1.32万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出口约1.03万亿元,增长4.7%;进口约2911亿元,增长9.3%。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跨境电商进出口取得正增长,展现出我国外贸韧性和较强的行业抗风险能力;9.3%的进口增速,反映了国内消费者对海外优质商品保持旺盛需求,是消费扩容升级、外贸平衡发展的具体表现。

    多元化布局对冲外部风险

    上述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多重因素的有力支撑。具体看,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技术创新驱动效率提升、供应链不断优化、多元化布局对冲外部风险等,均为跨境电商进出口的良好表现作出了贡献。

    2025年1月27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支持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发展出口退(免)税有关事项的公告》,旨在更好发挥出口退税支持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发展的积极作用。2024年11月25日发布的《海关总署公告2024年第167号(关于进一步促进跨境电商出口发展的公告)》,提出“取消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企业备案”“简化出口单证申报手续”等重要内容。一系列政策举措为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的有效增长打开了更多空间。

    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人工智能(AI)、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创新层出不穷,为跨境电商企业降低市场试错成本、重构运营模式、提升跨境结算安全性等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例如,跨境电商企业利用AI大模型生成某种商品的多语言介绍视频,可有效覆盖不同语种的海外市场,降低本地化运营成本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把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跨境电商供应链的不断优化体现在不同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较2023年提升1.2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40.5万亿元,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已突破11万列,联通了中国128个城市和欧洲229个城市。

    “近些年,跨境电商企业一边力求保持和稳定在欧美市场的份额,一边积极开拓新兴市场,针对不同市场调整商业模式与产品结构,以定制化产品赢得海外消费者的青睐,从而最大程度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有效对冲汇率波动等引发的风险。”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梁海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多措并举迎挑战

    跨境电商是快速连接各国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字桥梁”,是打造“买全球、卖全球”格局的重要抓手。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跨境电商在市场规模、企业数量、区域分布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2024年11月22日,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我国跨境电商的出口企业已经有12万家。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15日,“跨境电商”概念下的A股上市公司已有325家。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宋思源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长远看,我国跨境电商仍面临诸多挑战,比如,“最后一公里”配送仍是行业发展瓶颈,数字技术的行业应用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企业要在合规问题上投入大量资源导致运营成本显著增加等。

    如何进一步推动跨境电商提质升级,是我国外贸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宋思源分析称,今后相关部门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强化国际合作,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二是加强全球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整合中欧班列、东南亚海运专线等资源,提高本地配送能力;三是加大对跨境电商相关技术的研发投入,扩大人才储备;四是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为目标,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用好数字营销方式。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