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和而泰上半年净利下降近27% 大股东包揽定增账面已浮盈近3亿元

2022-08-21 20:35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李昱丞 见习记者 解世豪

    8月19日,和而泰发布2022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28.82亿元,同比上涨1.02%,归母净利润2.02亿元,同比下降26.96%。

    在业绩不佳的情况下,公司在8月初发布定增预案,拟向控股股东、公司实控人定增募集资金6.5亿元,其中3亿元用来补充流动资金。但公司2022年中报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公司账上货币资金余额仍有13.62亿元,公司似乎“并不缺钱”。

    对此,和而泰董秘办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们结合多因素考虑,认为此次定增方案是基本符合行业情况的。非公开发行股票全部由大股东认购,是因为其本身对企业未来看好,再加上当前持股比例不高,所以借此提升股权比例来加强控制权。”

    上半年营收增长近乎“停滞”

    和而泰2000年成立,主营业务分别为家用、汽车电子、电动工具等智能控制器和微波毫米波模拟相控阵T/R芯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2022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28.82亿元,同比上涨1.02%,归母净利润2.02亿元,同比下降26.96%,营收增长起色不大,利润却明显下滑。

    盈利能力方面,Wind数据显示,和而泰的毛利率已从2020年中期的23.44%下降到如今的18.70%。2022年半年报显示,公司智控器行业产品营收毛利率为16.74%,同比下降2.08%,射频芯片毛利率为66.25%,同比下降8.58%,公司的两项主业毛利率均有所下降。

    和而泰董秘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毛利率下滑有很多因素,首先是反映在成本端的原材料涨价,其次是上半年公司的产能利用率较低,摊销较大。另外,上半年汇率对公司的毛利率也有一定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在营收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销售费用却有明显增加。和而泰上半年的销售费用达5002.27万元,同比增长33.20%。公告解释称主要原因是本报告期新项目及市场拓展,销售人员和薪酬费用增加以及计提股票期权费用所致。

    上述负责人表示:“上半年主要受春节和疫情的影响,公司在交付方面以及下游客户在去库存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目前公司所处行业的上下游还不是很稳定,但是整体客户需求有正增长的趋势。下半年我们会加强交付,克服原材料涨价等不利因素,预计业绩情况会比上半年好一些。”

    大股东低价定增?

    发布半年报的同日,和而泰宣布股东大会审议通过8月3日发布的定增预案:拟向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刘建伟以13.92元/股价格定向发行股票,后者认购数量不超过(含)6,695,402

    股,发行完成后刘建伟所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由16.24%上升至20.32%。根据定增预案,本次募资不超6.5亿元,其中2.5亿元投入汽车电子全球运营中心建设项目,1亿元投入数智储能项目,剩余3亿元全部补充流动资金。

    但2022年半年报显示,和而泰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为1.27亿元,同比增长386.24%。筹资性现金净流量4.4亿元,同比增长699.63%,系子公司铖昌科技收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所致。投资性现金净流量为-1.36亿元,同比增长67.85%。截至2022年6月,公司账上货币资金余额为13.62亿元。由此可见,和而泰似乎“并不缺钱”。在资金流并不显局促的情况下,近半数募集资金用来补充流动资金,这值得投资者关注。

    关于资金来源,公告介绍,刘建伟承诺用于认购本次发行股份的资金全部来源于自有资金或合法自筹资金,会将全部认购价款一次性足额缴付至保荐机构专门开立的账户。这意味着刘建伟将一次性拿出6.5亿元现金投入公司。Wind数据显示,刘建伟已经陆续质押8469万股公司股票,占其持有股份数57.04%,占公司总股份9.27%,其中大部分质押发生在2021年9月份到今年3月份。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定增发行价格低于市场价,刘建伟包揽和而泰的定增,就意味着其可以低价获得公司股份,而截止到8月19日收盘,和而泰股价报收20.31元/股,依认购数量46,695,402计算,刘建伟以13.92元/股价格认购,目前已经账面浮盈近3亿元。

    追溯过往,刘建伟曾有过减持套利行为。2019年6月,和而泰公告称公开发行每张面值100元,共547万张的可转债,发行总额达5.47亿元。其中,公司大股东刘建伟及其一致行动人共计配售约118.64万张,占发行总量的21.69%。但尴尬的是,在该债券2019年7月1日上线交易次日,公司即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刘建伟先生及其一致行动人于7月1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债券100万张,占其所持份额的85%,占发行总量的18.28%。而7月1日收盘价为111元。

    “相关法律规定,大股东增持后在六个月内受到严格限制无法减持,该期限过后的动作也比较容易引起监管机构的注意。”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表示。

(编辑 张钰鹏 白宝玉)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