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越秀服务中报TOD物管营收同比增长18.9% 股东背书助力 省外TOD项目连拓三城

2022-08-16 19:54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赵学毅 见习记者 袁传玺

    8月11日,越秀服务正式发布其2022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0.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3.8%,得益于营收大幅增加,越秀服务拥有人应占盈利约为2.11亿元,同比增长18.6%。

    2022年上半年,越秀服务依托上市平台整合优质资产,持续深化“1+4”战略布局,业绩实现稳健增长,市场外拓得以突破,而其独特的“地铁+物业”TOD综合物业管理模式也凭借数个外拓项目成功走出大湾区、走向全国,越秀服务在行业内率先向市场交出了一份稳步提升的中期答卷。

    核心区域持续深耕

    计划目标稳步推进

    截至2022年6月30日,越秀服务总在管面积4355万平方米,合约面积6262万平方米,正朝着“上市三年内在管面积达1亿平方米的目标”迈进。

    2022年上半年,越秀服务合约面积中,大湾区占比67%,贡献突出,核心区域持续深耕。其他地区也均得到稳定拓展,越秀服务“1+4”全国布局战略进一步巩固与完善。

    从城市能级来看,越秀服务持续深耕一二线城市。在现有合约面积中,一二线城市占比达94%。这类城市人口长期保持净流入,人均可支配收入高、消费需求大,抗周期风险能力强。深耕高能级城市能够带来区域内项目密度的提升,推动发挥协同效应。

    此外,越秀服务上半年第三方外拓成效显著。截至6月末,越秀服务第三方外拓合约面积达38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1%。原定于计划年内实现外拓面积翻倍的目标,中期阶段完成率已过半,并增加了文化馆、医院等业态。发布会上越秀服务非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林峰也就第三方外拓表态:“我们坚持按‘内生+外拓+收并购’的方式促进管理规模。上半年新增管理面积中,外拓方的占比超过关联方,说明我们外拓能力强,自身造血能力增强”。

    TOD综合物管保驾护航

    外拓成绩连中三元

    据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截至2022年6月,国内共有51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77条,运营里程合共9067公里。市场潜力巨大,对于拥有TOD综合物业管理能力的服务提供商而言,将在未来此赛道业务拓展中占得先机。

    越秀服务凭其身后越秀地产及广州地铁国有股东背书,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地铁+物业”TOD综合物管模式,并在逐渐构筑TOD综合物管技术壁垒,而这一天然优势正帮助其实现行业领跑。

    2022年上半年,越秀服务TOD综合物管业务营收为人民币1.39亿元,同比增长18.9%;新增合约面积46万平方米。除盈收稳定和规模增长外,TOD拓展亦实现突破,迈出了全国化步伐。今年2月越秀服务成功中标福州地铁2号线业务,以专业的服务打造行业标杆,此项目是其走向全国、承接大湾区外的首个TOD综合物业管理项目,对于其大交通服务全国化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之后,越秀服务又先后成功中标长沙地铁6号线以及青岛地铁4号线项目。

    通过业绩提升以及经营稳健,越秀服务TOD综合物管的实力不断得以验证,而今已实现外拓加速突破,连拓三城,业务的潜力和价值进一步被挖掘与凸显。

    借船出海潜力巨大

    TOD综合物管展开新蓝图

    越秀服务的TOD综合物管业务正得益于越秀地产和广州地铁的助力,借船出海向更广阔的天地延展。

    越秀服务的股东越秀地产是中国最大的TOD物业发展商之一,上半年越秀地产新增广州琶洲南及杭州勾庄TOD项目,实现其TOD模式在全国的拓展。截至6月末,越秀地产共拥有8个TOD项目,总土地储约359万平方米,土地储备丰富,能为越秀服务未来发展提供丰厚的土壤。

    另一方面,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保护局8月2日发布了《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8-2035年)》公众意见公示,为未来的广州构建了总规模53条,2029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与之相对应,TOD综合物管需求也将会被进一步激发,潜力巨大。此外,上半年广州地铁也拓展了新的城市,这些都是越秀服务未来发展TOD综合物管业务的底气与信心。

    谈及业务的外拓路径,林峰也深谙于心:“目前我们已经与重庆、昆明、南宁等地的地铁建立联系,同时还将凭借第二大股东广州地铁的优势,争取更多的机会。”

    对未来,林峰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公司将会持续做好物业服务基本盘,同时着力完善四大业态布局,实现高质量的规模扩张的同时进一步入局多元物业服务赛道,实现持续盈利和可持续发展。”透过此次发布,越秀服务展现出的业绩持续向好、TOD综合物管优势凸显等特点,体现了越秀服务未来发展的能力、耐力和潜力,也为市场相信其未来目标的达成,提供了有力支持。

(编辑 田冬)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