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通威股份遭数机构抛售 产业链涨价或延缓终端需求

2021-03-04 00:00  来源:证券时报电子报

    证券时报记者 刘灿邦

    3月3日盘中,光伏龙头通威股份(600438)一度跌停,收盘下跌7.98%。盘后数据显示,沪股通买入7.61亿元并卖出6.29亿元,一机构席位买入1.98亿元,三机构席位合计卖出17.12亿元。

    3日下午,记者致电通威股份证券部,公司回应称,“公司经营层面是正常的,资本市场的波动主要是受短期情绪影响,公司也没办法左右,只能尽力去解答投资者的来访电话。”

    去年前三季度,通威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16.8亿元,净利润33.3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3.04%和48.57%。今年1月不少光伏上市公司业绩大幅预增,但通威股份并不在其中。

    针对市场担忧的是否存在减值情况,通威股份人士称,并不清楚投资者是怎么想的,但公司经营是完全正常的,“这可能是一个短期的情绪错杀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将硅料业务置于战略核心的保利协鑫加大了颗粒硅的扩产力度。保利协鑫大规模扩产颗粒硅是否影响到了市场对通威股份的预期?

    对此,通威股份人士称,颗粒硅对公司没有影响。“硅料市场足够大,能够允许多种技术路线的存在,但我们觉得颗粒硅会少赚一些,因为它的成本原因,一直属于追赶者的角色。”

    近期,硅料价格突破10万元/吨,带动产业链各环节纷纷提价,这一情况牵动了从业者的心。对于身处硅料、电池两个环节的通威股份而言,硅料涨价的影响更为复杂。一方面,硅料涨价让通威股份直接受益;但另一方面,公司作为电池片龙头厂商,硅料的涨价带动了硅片价格提升,而硅片又是制造电池片的原料,公司电池片业务的采购成本上升。

    上游的涨价压力很大程度上向下游进行传导,最难受的恐怕是组件厂商,若组件价格不变,其自身盈利必然受冲击;若组件涨价,电站客户或许很难接受,光伏需求短期有可能出现萎缩。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市场普遍认为光伏行业前景向好,但对于终端电站而言,也不排除选择在产业链涨价的过程中减少新增装机,而等待产业链价格回归常态。

    记者从业内反馈来看,现阶段光伏新增需求相对弱一些,也存在一定的观望情绪。

    通威股份大跌之际,不少机构给予了关注。首创电新团队指出,负面信息不影响通威股份基本面向好的趋势,根据其测算,2021年按照硅料成交均价10万元/吨、硅片成本2.7元/片,电池0.8元/W进行预测,通威2021年净利润67亿;2022年净利润有望突破90亿元。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