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全国“两会”期间,有关房地产市场的任何话题,每每都会拨动各方神经。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劲波今年向全国“两会”提交了三份建议,其中就包括补齐租房市场短板。
去年12月份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指出,要以解决新市民住房问题为主要出发点,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补齐租赁住房短板。
虽然近几年新市民进城务工持续升温,各地“租售同权”等政策纷纷落地,极大地推动了国内住房租赁市场的繁荣,但保障性住房申请门槛高和公积金提取不便捷等问题,为新市民在城市的“落脚”产生了较大阻碍。
基于此,姚劲波建议,取消保障性住房的户籍要求,放宽申请限制。针对部分城市新市民保障性住房申请以户籍作为准入门槛的要求,建议打破户籍限制,将社保缴纳或个人所得税征收时长作为申请依据,使住房福利政策更全面惠及新市民群体。同时,放宽保障性住房在年龄、可支配收入等方面的限制,承租人年满18岁即可申请,全部月收入不足个税起征点的可以优先申请,以此满足新市民群体的合理住房需求。
与此同时,还要实施灵活的公积金存取政策,充分满足租房需求。过去一年,全国大中城市房屋租金上涨明显。新市民由于其经济收入不高,依靠自身收入解决租住房问题难度增大,迫切需要公积金制度的保障来改善居住质量。
姚劲波建议,在大中型城市加强公积金的租房提取功能,使住房公积金适当向租房倾斜,特别是针对一些大中城市公积金每月提取额度远低于当地房租平均水平的情况,建议降低租房提取门槛,进一步灵活提高租房公积金的提取金额上限,使公积金制度在租房领域发挥更大效用。同时,简化公积金提取流程,如在办理过程中不再要求提交租房发票等材料,增加线上办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