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勇
细胞与基因治疗(CGT)作为一种先进的生物医学技术,旨在通过对人体细胞和基因进行修复、替换和改造,直接从疾病根源进行治疗,以其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被视为从根本上解决疑难病症、从根源上改写疾病剧本的重要手段。在眼科CGT领域,随着相关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和深入实践,行业正加速迈向临床转化阶段。
在日前召开的“2025年国际基因组学大会眼科大会(ICG EYE)暨CGT创新及产业转化峰会”期间,辽宁何氏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何氏眼科”)、辽宁何氏医学院、何氏眼产业集团、眼基因库联合主办了一场题为“资本赋能眼科CGT产业生态”的产融论坛,恰逢其时地搭建起产业与资本的对话平台,以进一步加速眼科CGT从实验室走向临床,为眼科精准治疗产业生态注入了新的动能。
眼科CGT发展加速
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精准度提升、干细胞治疗的标准化突破以及新型递送系统的不断创新,眼科CGT已从基础研究阶段快速迈向临床转化阶段,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眼科CGT的研发重心正实现从单基因遗传性罕见病向常见复杂眼病的战略性转移。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等患者群体庞大、临床需求迫切的疾病成为当前攻坚重点。”论坛上,有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武汉纽福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董事李正斌在题《中国基因治疗产品的研发进展和商业化策略探讨》的演讲中透露,眼科基因治疗正处于从“科学突破”走向“商业兑现”的关键节点。
李正斌表示,行业正转向开发影响更广的常见眼病。未来的突破点,将集中在常见病、大人群、广谱靶点的基因治疗上。
在前述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看来,眼科CGT具备疾病机制明确、局部给药系统安全性高、单次治疗效应持久、剂量小成本低适合产业化等特点,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和用眼习惯改变,眼科疾病发病率持续攀升,眼科CGT赛道也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资本赋能点燃新引擎
在眼科CGT从实验室突破到商业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产业资本作为核心纽带,正有效串联创新链、产业链与资金链,加速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眼科CGT已成为资本重点布局的优质赛道。
据李正斌介绍,2024年有40余家CGT企业在港交所排队上市,创历史新高,且上市估值普遍较上一轮融资提升30%以上,反映出资本市场对眼科CGT赛道的高度认可。
论坛上,何氏眼科董事会秘书周晋峰从何氏眼科的产业布局出发,介绍了集团在基础研究、产品研发、临床应用和国际化方面的整体战略。
据周晋峰介绍,何氏眼科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眼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提供了高质量的临床数据、患者资源和进行临床试验的平台。在遗传性眼病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视网膜疾病、眼组织再生等领域进行了长期且深入的布局和研究。
“近年来何氏眼科依托‘何氏智慧光明城’眼健康全产业链生态平台优势,聚焦基因治疗、干细胞再生医学、智能眼科设备数据应用三大领域,开展眼科领域的前沿技术研究,促进眼科前沿技术与医疗健康数据的深度融合与智能应用,为患者提供数字化、全方位、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眼健康管理服务新模式。”周晋峰表示,何氏眼科在CGT方面的布局是开放的生态,会加强与该领域内企业在技术和资本方面的合作。
前述业内人士表示:“眼科CGT作为精准医疗的核心赛道,市场空间广阔。在商业化层面,投资人更青睐能够解决巨大临床痛点的方案。技术进步与资本赋能的协同效应将重塑眼科CGT发展格局,成为点燃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编辑 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