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婉霞
7月22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上海市下一代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6—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的通知。
《行动方案》提出,以智能眼镜带动显示技术创新,发展AI+AR(增强现实)、AI+MR(混合现实)等多形态眼镜产品,以终端集成培育多技术方向微显示生态链;同时聚焦Micro LED(微发光二极管)、硅基OLED(发光二极管)、柔性显示等下一代显示技术攻关,强化光波导、显示芯片、核心装备、关键材料四大核心环节供给能力。
“显示技术涉及光学模组、显示屏、传感器等上游产业链。目前,部分显示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攻关。”有行业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智能眼镜是下一代显示技术的主要应用终端,且具有较大市场空间,或成为产业链发展的关键。
高盛(中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研报提到,在AR眼镜中,显示屏和光学模块合计占总成本的45%至55%。
上述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显示技术决定了AR眼镜的成像质量、产品形态、成本价格、功能等,是AR眼镜的核心技术之一。
目前来看,行业对于显示技术路线仍未达成共识:谷歌眼镜曾选择小型三棱镜导光方案,微软、苹果则主推光波导技术路线,国内企业XREAL选择了自研X Prism光学引擎等。在此背景下,业内人士认为,《行动方案》有望通过技术攻关、产业链协同和应用场景创新,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发展普及提供系统性支持。同时,《行动方案》有利于上海瞄准新蓝海、做强产业链优势。
具体来看,在产业集群方面,《行动方案》提出,支持临港、静安中环两翼、浦东金桥、金山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在生态建设方面,《行动方案》提出,通过组织召开论坛展会、组建智能眼镜产业联盟等,推动跨企业技术协同等。在进一步做强产业链优势方面,《行动方案》提出,要培育3家以上国内龙头企业,打造3个显示高端产业集群,在智能眼镜等新型终端培育出一批国际影响力的上海品牌等。
记者梳理发现,产业链方面,上海已有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硅基微型显示技术开发公司、上海视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鲲游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显耀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初步具备了相关产业链集群的雏形。
这样的产业链优势也正在吸引终端厂商投资上海。今年5月份,AR眼镜厂商XREAL宣布将公司总部落地上海浦东。据国际数据集团(IDC)的报告,XREAL已连续三年(2022年—2024年)蝉联全球AR市场份额第一。公司联合创始人吴克艰对记者表示,选择将总部落在上海,最主要的考量是产业链,“作为中国集成电路行业的核心区域,上海以及长三角区域集中了AR眼镜产业链的关键部件制造商。”
此外,在2025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星纪魅族集团XR负责人郭鹏也表示,上海是非常重要的发展基地,未来要长期在上海生根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