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汽车频道 > 汽车行业 > 正文

圆桌论坛三:新能源汽车行业还值得投资吗?

2019-10-18 18:07  来源:证券日报网

    古惠南:第一步是聚焦纯电动,现在很多地方公共充电桩利用率低,很多地方找不到充电。

    第二,常规电动车一下子全部电动化不现实,在这种时候有效的利用燃油车混动化,真正节油下来。

    崔琰:谢谢古总,广汽新能源最近推的两款新能源车非常亮眼,身边有很多投资人对这两款车关注度非常高,大家感兴趣的话欢迎到广汽调研。接下来请问一下顾总,传统车企需要做新能源车的时候会有很多的考量,对于咱们这种新加入者来讲,是不是顾虑更少一些?您怎么看待未来竞争格局的变化?小鹏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跟大家不一样的点?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顾宏地:我非常赞同古总讲的聚焦,我们聚焦于纯电平台的智能电动车企业,从新轿车企业来说,和非常有实力的传统车企比的话肯定有一些劣势,但也有一些机会,怎么扬长避短是我们经常要考虑到的问题。打比方,我们缺乏传统汽车厂的品牌、渠道、资金、实力和用户的认知度,这方面我们是劣势,另一点我们没有传统车厂的顾虑和包袱,这是我们要利用的方式。对于车的研发,怎么设计一个新的产品,怎么从零开始用最好的用户体验、技术方向设计一款不一样的产品,我们的包袱比较小,我们可以从零开始做,而不是考虑到过去的投入、过去的投资回报。对小鹏汽车来讲,第一件事是如果有机会能够脱颖而出一定要打造一个新的物种,这个新的物种不是简简单单的做一辆纯电动汽车,因为汽车的电动化在将来三到五年不可能变成差异点,不可能作为竞争堡垒,什么才能变成差异的新物种,未来应该在于智能、无人驾驶等各方面对驾驶者的体验和辅助的提升。

    要达到这个的话,我们想从零开始设计一款电动汽车,当然这个电动汽车本身需要有高的质量、高的用户口碑,整个设计过程中要符合中国的安全等一系列行规,在这之上我们希望关注点能放在怎么把车做得更加智能化,它的语音互换能力、人脸识别能力、大屏的体验、整体车的自动辅助驾驶能力,做到一定的差异化和更好的表现。我们第一款车G3现在在卖,我们在很多智能车的比较下都是名列前茅的,无论是自动辅助驾驶、语音的识别能力、人脸识别的功能展示和使用,在行业中都是比较领先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和其他做自动驾驶无人驾驶的比,我们专注于中国驾驶场景的开发,现在很多自动驾驶团队有海外的研发背景,包括大的车厂和海外公司的合作,我们专注于在中国的驾驶场景,打造一个新的物种是我们的目标。

    要做到这个就需要一个新的基因,大家知道小鹏汽车创始人叫何小鹏,他的背景是科技互联网非常成功的创业者,他聚集的来自汽车的团队,有广汽的团队、来自福特一汽很多大车厂的资深工程师,也聚集了很多物联网人工智能科技方面的大牛专家,比如无人驾驶团队是以前高通的全球无人驾驶团队的负责人,我们聚集了几百个非常有经验非常领先的无人驾驶的研究员,这在整车厂里是不多的。我们打造一个新的基因团队才能打造这个新物种,因为我们没有整车厂背景,我们也没有现有的网络、整车厂的资产,所以我们更允许去创新。比如我们做销售,我们做一个跟现有的销售模式完全不一样的销售模式,我们不是做个4S店,我们做2S+2S的模式,把销售功能放到市中心,有点像特斯拉直销,但又不完全和特斯拉学,他是完全直营,我们尝试在市中心加盟。在服务方面我们学习4S店的模式,在郊区更在远的地方打造一些服务中心,用这个方式切入到贴近我们用户提升我们品牌的做法,我们在尝试新的销售模式。

    因为我们打造的是智能汽车,智能新物种,我们会有很多对数据的收集和数据的应用,在这方面我们又会有运营方面的尝试,怎么把我们对用户的感知数据、驾驶的数据、周边环境的数据充分利用起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在运营方面要做一些更新的尝试。

    总结一下,小鹏汽车想做一个领先的电动汽车的新造车企业,我们想打造的是新物种、新的基因,尝试新的零售方式并制造新的运营切入,这才是我们想做的事情。

    崔琰:谢谢顾总,不管是小鹏还是广汽,两位领导已经开始提到产品层面了,请长安的杨总跟大家分享一下长安新能源在产品和技术路径的选择上跟大家相比有哪些不一样的点?谢谢。

    杨大勇:我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也在思考一点,新能源车到底是突出新能源还是突出车,消费者买的是新能源还是车,我个人理解可能两者都有,但最后消费者一定是买的一部车,既然是买一部车,车原有的属性都应该还在这里面。围绕着车,新能源是给车增加亮点的,这个逻辑要是成立的话,现有的燃油车行业的市场竞争格局大概率事件可能会在未来的新能源市场上重演,但过程又不是完全复制,在这过程中会有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就意味着其中一部分玩家会脱颖而出,改变部分游戏规则,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生态平衡,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刚才主持人提到产品的事情也就是我想谈到的,现在新能源车还处在起步阶段,什么时候能够往上面走,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产品,以我目前的观察,市面上大家能看到的所有新能源产品,让大家完全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产品太少了,绝大多数的产品只是换了动力传动系统,在外观和其他方面和燃油车并没有很大的区别,不能让消费者看了就感觉完全不一样。让消费者对于新能源的产品再增加信心的话,还需要再换一代产品,现有的产品只解决了有的问题,要让消费者真的振奋起来恐怕要新的一代产品才能实现得了。

    说到长安,我们现在一步步在走,我们尝试了很多,混动的尝试过,插电的尝试过,大家炒得很热的燃料电池我们也在尝试,我们做新能源行业起步很早,我们在技术路线上摸索了很多,走到今天我特别赞同广汽古总的意见,长安坚持以纯电为核心的主路线不会动摇。未来你说燃料电池,这不是一时半会能进得来的,我开个玩笑,我退休之前可能看不到燃料电池在乘用车上的发展,有可能在商用车大车上会有机会点。综合这些路径我们看到对于目前中国市场来讲可行的能看到未来的就是纯电的东西,我们也树立了这样的信心,只不过在纯电的路线上到底用什么样的纯电路线,电池的路线和其他的细节方面会有一些分支和不同,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品牌会有自己不同的选择,这就是差异化的点。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