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一鸣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1日记者发稿,有色金属行业内已有9家A股上市公司率先披露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包括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方稀土”)、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友钴业”)等在内的9家公司业绩全部预喜。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基金经理杨德龙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有色金属作为工业生产的重要基础材料,随着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新兴领域需求持续释放,行业增长空间将会打开。同时,多家产业链上市公司发展正从周期性转向成长性。
杨德龙认为,有色金属行业内上市公司业绩表现预喜,会增强在市场中的吸引力和关注度,进而提升板块的整体估值水平,投资者可能会加大对有色金属板块的配置比例,进一步推动板块的活跃度。
上游资源公司业绩表现亮眼
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中,掌握核心资源的有色金属上游企业迎来发展期。
北方稀土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亿元至9.6亿元,同比增长1882.54%到2014.71%;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8亿元至9.4亿元,同比增长5538.33%到5922.76%。
“今年第一季度以来,受上游原料供应收紧及下游消费刺激等政策影响,稀土市场整体活跃。同时,受国际环境影响稀土价格出现短暂回落,但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渐明朗,稀土行业的关注度也随之上涨,带动了产品价格的上涨。”北方稀土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子公司内蒙古北方稀土磁性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的订单相对饱满,公司对未来稀土价格走势持乐观看法。
华友钴业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6亿元至28亿元,同比增长55.62%至67.5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4.50亿元到26.50亿元,同比增长39.85%至51.26%。此外,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预计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同比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稀土永磁作为高效电机核心材料之一,而钴等则是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关键原料之一,稀土、钴等上游企业将直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风电等绿色领域的需求,进而拉动企业盈利能力。
技术型企业呈现高质量发展
相较于上游资源型企业,技术类企业虽然在今年上半年盈利能力没有过于突出,但是呈现出高质量发展态势。
例如,受益于技术升级投入,产品档次及附加值逐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及综合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楚江新材”)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亿元至2.9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亿元至2.5亿元。
“公司子公司顶立科技深耕热工装备和材料业务。”楚江新材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材料业务方面,顶立科技在半导体关键涂层材料及热工装备领域的技术突破,实现了大尺寸、细晶、均匀且致密的涂层制备,该成果显著提升了晶体生长用石墨基座的耐腐蚀性、导热均匀性及使用寿命,已在国内头部半导体企业实现规模化应用。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讲师王雨婷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有色金属产业链企业而言,掌握核心技术能力的企业可以将成本压力转化为利润空间,而缺乏技术壁垒的加工型企业,利润将会受到挤压。
(编辑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