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股票频道 > 热点关注 > 正文

在好行业中寻找超额收益 看好三大领域机会

2022-06-30 00:00  来源:证券时报电子报

    “在今年4月底至今这波市场反弹中我们看到新能源汽车明显领先,为什么?”融通价值成长拟任基金经理万民远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它的产业结构逻辑是最强的,行业最为受益”,投资要顺着中国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方向,在好的行业中寻找超额收益。

    经历今年上半年市场的深度回调,站在当前时间点,万民远表示,风险已经反映市场对未来的最坏预期,目前A股估值已回归至历史均值以下,一些优秀公司的估值具备性价比。即将发行的融通价值成长将重点关注医药、低碳经济和数字经济等成长板块,从中寻找具备估值性价比的个股阿尔法。据公告,融通价值成长混合基金将于7月1日~7月14日发售。

    寻找被低估的黑马

    “守正出奇”和“逆向投资”,应该是万民远身上最鲜明的投资风格。观察他的代表作融通健康产业可以发现,其前十大重仓股中少有公募基金的“抱团股”,但同样业绩可观。自2016年8月26日开始,万民远就管理融通健康产业,截至2022年5月31日,过去5年沪指下跌6.78%,融通健康产业则取得了160.71%的收益率。据银河证券统计,这在全市场21只医药医疗健康行业偏股型基金中排名第二。

    他向证券时报记者介绍,“正”就是长期持有已被证明优秀的公司;“奇”就是要积极寻找价值被低估的黑马。同时,他一直保持左侧思维,人多的地方不去,十分注重个股的估值安全边际,在企业经营阶段性低点布局,做时间的朋友。

    “我喜欢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面找一些有定价能力的、市场预期差大的品种。这些品种主要集中在中小市值公司,成长性好于市场预期,但是市场还没有发掘,我们也可以把这类品种叫做价值被低估的黑马。”在万民远看来,并非买入大家耳熟能详的大白马股才叫价值投资,也并非只有过去成长性好的公司才叫成长股,价值和成长只能界定公司所处的不同阶段,没有公司生来就是价值股。“大公司都是由小长大的,股票买入时的性价比很重要,以合理甚至低估的价格买入非常关键。”

    万民远表示,不管市场风格如何变化,自己更看重个股选择,组合构建一直坚持三个原则:第一,以中长期视角,选择优秀赛道里估值更低、市值空间大的品种。第二,坚持绝对收益理念,买时从性价比的角度来选品种,卖时会放弃估值泡沫收益。第三,做大概率的事件。赔率和胜率在投资中同等重要,一种风格演绎到极致是小概率事件,投资决策不考虑极端的小概率事件,尽量从大概率出发。

    三大重点领域值得关注

    “在今年4月底至今这波市场反弹中,我们看到新能源汽车明显领先,因为它的产业结构逻辑是最强的,行业最为受益。”万民远认为,投资一定要顺着中国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方向。具体来看,三个重点领域值得关注:

    一是医药行业。这是一个具有消费属性和科技属性的行业。内部细分板块众多,结构性机会多,如政策鼓励、民众急需、产品爆发的创新药及其产业链CXO,几乎不受医保控费影响的创新器械,受益于处方外流及集中度提升的连锁药店,竞争格局好、市场空间大的消费医药等。

    二是低碳经济。“碳中和”战略下,能源使用转向以电为中心,新能源汽车最为受益,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相关产业链有中长期机会。另外,新能源行业正驶入新一轮成长周期,光伏以及特高压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迎来成长机遇期。

    三是数字经济。每一轮科技革命浪潮都诞生了许多细分领域的牛股。数字经济内涵宽泛,凡是直接或间接利用数据的经济形态均可纳入,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5G技术也会带来增量市场,在科技强国的路上,半导体、国产软件等国产替代、自主可控也值得关注。

    万民远分析,随着前期的调整,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和居民财富向权益市场转移是看好A股中长期表现的基石。在全球流动性收紧预期下,景气赛道股估值扩张和交易拥挤度难以持续,市场风格有望由过去极致赛道选股转向寻找具备估值性价比的个股。

    如何寻找结构性机会?万民远以他最为熟悉的医药行业举例:首先,一定要规避具备医药政策风险的赛道。他表示,医药从商业属性逐步向公益属性转变,伴随老龄化进程加速,中国的医保支出压力或长期存在。带量采购从仿制药到PD-1,从医疗器械到医疗服务,政策层面带来的风险也需保持重视。其次,要重视高景气的创新赛道。在他看来,坚持创新是医药企业的必由之路,要兼顾估值安全边际,重点关注创新药研发服务的二线CXO企业。最后,可以关注疫后修复中长期逻辑,把握疫情受损板块反转机会。他表示,目前时间点,要淡化关注此前受益于疫情的板块,重点关注此前受损于疫情的板块。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