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僖
7月2日,永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泰能源”)正式完成4亿股回购股份的注销工作,彰显了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近年来,永泰能源稳健发展主业,财务状况持续优化,在此基础上,公司正加速推进海则滩煤矿建设,以打造新的增长引擎。
积极回报股东
根据7月1日晚间永泰能源披露的公告,此次注销的回购股份占注销前公司总股本的1.8%,回购价格区间为1.02元/股至1.71元/股,总耗资约5亿元。公司此次回购计划自2024年6月份启动,期间经过多次方案调整,最终于2025年6月23日完成回购。永泰能源有关人士表示,本次注销已回购股份,旨在减少注册资本,有利于提升每股收益水平,增强股东回报能力。
公开信息显示,永泰能源主营业务为电力和煤炭业务,拥有电力控股总装机容量918万千瓦,参股总装机容量400万千瓦,所属电力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河南地区,为区域内主力电厂和保供主力军;拥有煤炭资源量38.21亿吨,其中优质焦煤资源量9.13亿吨,优质动力煤资源量29.08亿吨,煤矿总产能规模2110万吨/年,为国内冶炼用焦煤核心供应商。
财务数据显示,永泰能源2024年实现发电量412.6亿千瓦时、原煤产量1368万吨,均创历史新高。今年一季度,公司原煤产量同比增长21.54%,展现出较强的生产韧性。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永泰能源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达到64.43亿元、70.25亿元、65.1亿元和10.35亿元,保持稳定态势。同时,自公司债务重组以来至2024年12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实现大幅降低。
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宇昊律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永泰能源业务稳健发展和资产负债率的下降,公司财务风险也在降低,在法律层面,意味着公司面临的债务违约风险降低,有利于提升公司的信用评级。
永泰能源有关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在公司财务状况持续优化的背景下,近三年来,已有20余家金融机构上调公司分类评级,金融机构对公司授信支持力度也在逐年上升。
基于公司“煤电联营”主业布局,目前永泰能源融资需求主要为所属海则滩煤矿项目建设。公司有关人士表示,在夯实财务基础的同时,永泰能源正全力推进海则滩煤矿项目建设。
强化“煤电联营”优势
公开资料显示,海则滩煤矿井田面积约200平方公里,煤炭资源储量达11.45亿吨,煤种以优质化工用煤和动力煤为主,平均发热量超6500大卡,具备资源储量大、煤质优、开采成本低等显著优势。据测算,该煤矿采选成本仅192元/吨,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海则滩煤矿毗邻浩吉铁路和陕北能源化工产业集群,仅榆林市2024年就有28个大型化工项目在建,周边电力、化工企业群的密集布局,可实现煤炭“就近消纳”与低成本外运。
关于项目建设进度,7月2日,永泰能源有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在2024年6月份结束矿井一期工程后,目前,海则滩煤矿已进入二期工程建设阶段,三期工程将在今年7月份启动首个工作面施工。按照规划,三期工程建设预计在2026年二季度完成,6月底形成首采工作面试生产,当年预计产煤300万吨;2027年全面达产,年产能将达1000万吨。
“如此可观的产量将为永泰能源带来稳定的收入来源。”众和昆仑(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柏文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得益于低采选成本及运费优势,该煤矿盈利能力突出,将成为永泰能源未来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显著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从行业视角看,海则滩煤矿作为永泰能源新增产能支点,投产后将进一步强化“煤电联营”优势。柏文喜认为,能源转型过程中,市场对能源的需求结构和价格波动较大,“煤电联营”的一体化布局使得企业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经营状态,也可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