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远
21世纪以来第1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日前正式发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全文共计11000多字,分为8个部分,包括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
将指导“三农”工作作为今年的一号文件,并不意外。正如文件开篇所言: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落实工作,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为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基础。
支持“三农”的政策全面开花,而金融支持就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具体落实到资本市场上,又该如何发力?
这一问题,“一号文件”已经明确:扩大农业大灾保险试点和“保险+期货”试点;支持重点领域特色农产品期货期权品种上市。
从“稳步扩大”到“扩大”,,自2016年以来,中央“三农”文件已连续四年对“保险+期货”这一模式表示支持。同时,随着试点的不断推进,这一模式已经成为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探索推出的支持“三农”发展和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模式。
当然,“保险+期货”,也是交易所一直在推进的一项举措。自推出以来,为涉农企业有效管理市场风险、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积极作用。同时,由于农产品受天气和政策的影响较大,不确定性较强,农产品保险对于农业从业者的避险和稳定生产都起到保护作用。
正如大连商品交易所党委书记、理事长李正强所言,试点的实践证明,“保险+期货”这一服务“三农”的市场化模式,充分发挥了保险公司、期货公司、商业银行等参与各方的优势,借助期货市场有效化解市场风险,起到了切实保护农户利益的作用。在各方的支持和参与下,“保险+期货”试点的“星星之火”已经呈现“燎原之势”,有力地服务了“三农”和乡村振兴战略。
除了“保险+期货”,让更多的农产品期货上市,也是监管部门一直在大力推进的一项举措。从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来看,与此相关的内容更多。
目前,我国已经上市了一系列的农产品期货,并且,还有一大波产品在路上。可以预期的是,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农产品期货上市。农产品期货服务“三农”,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