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金融机构 > 信托 > 正文

中江信托意图收回国盛证券经营管理权

2019-01-24 05:42  来源:中国证券报

    以“恶意促成业绩补偿条件”为由,中江信托日前向法院提出增加诉讼请求申请,请求判令国盛金控赔偿1亿元损失,并收回国盛证券的经营管理权。

    争夺国盛证券管理权

    根据国盛金控最新公告,公司于2019年1月22日收到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送达的应诉通知书。中江信托于2018年11月29日对国盛金控等三名被告提出侵权之诉,并于2019年1月提出增加诉讼请求申请。

    中江信托认为,三名被告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恶意促成《业绩承诺补偿协议》约定的业绩补偿条件成就,致使其遭受重大损失。除了请求法院判令三名被告赔偿损失1亿元、保留进一步追加诉讼金额的权利,中江信托还诉求国盛证券的经营管理权。

    公开信息显示,国盛证券成立于2002年12月,彼时第一大股东为中江信托。杜力、张巍于2015年取得上市公司华声股份控制权,然后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收购国盛证券,华声股份亦改名国盛金控。

    “目前已启动国盛证券2018年度经营业绩专项审计工作,有关审计正在进行中。”国盛金控在公告中透露,目前已组织专业法律团队予以应对。

    公告同时指出,本案尚未开庭,公司目前暂无法预测诉讼进程及最终结果,也暂无法评估该案对公司财务状况、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的影响。

    公告还强调,“收购国盛证券以后,公司全力支持国盛证券业务发展并恪守证券公司股东职责。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国盛证券在公司治理、净资产规模、业务发展的均衡性等多个方面取得显著进步。公司不存在原告所诉情形,并相信司法机关能够基于事实做出公正裁决。”

    国盛证券在回复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暂以已公告内容为准。

    业绩承诺恐难完成

    2016年1月,国盛金控与中江信托在《业绩承诺补偿协议》中约定:中江信托承诺国盛证券2016至2018年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4亿元(含)、7.9亿元(含)和8.5亿元(含),若前两年实际净利润未达标但超过承诺额80%,可以在后续年度累计进行业绩补偿。

    实际来看,国盛证券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别实现净利润6.07亿元和6.42亿元,完成率分别为82.19%和81.38%。这意味着更多的压力集中在了2018年度。而2018年证券行业恰逢寒冬,根据2019年1月20日晚公布的利润表,国盛证券2018年全年净利润约-2.09亿元。

    国盛金控此前回复深交所问询函称,根据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专项审核报告,以国盛证券上述2016年度、2017年度以及2018年1-9月归母净利润数据模拟测算,中江信托应补偿股份3.12亿股,补偿现金16.93亿元,并退回应补偿股份获得的2016年度、2017年度现金分红合计539.17万元。

    目前,中江信托共持有国盛金控3.39亿股,持股比例为17.53%,为第一大股东。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