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立中集团联手伟景智能押注机器人轻量化

2025-10-09 23:43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张晓玉

    10月9日晚间,立中四通轻合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中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与人工智能企业北京伟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伟景智能”)签署了《机器人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机器人轻量化材料、智能视觉系统及股权合作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

    实现技术共享、资源互补

    根据协议,立中集团将依托其在高端铝合金材料研发、压铸工艺和CNC精密加工等领域的技术积累,为伟景智能的人形机器人提供高性能变形铝合金、超高强铸造铝合金等轻量化材料及零部件制造解决方案。此外,立中集团还将开放其标准化生产基地和智能生产线,为伟景智能的人形机器人提供整机组装与配套服务,加速产品量产落地。

    而伟景智能则以其立体视觉感知、识别算法与人工智能决策系统为核心,为立中集团打造智能工厂视觉检测解决方案,覆盖质量检测、物流搬运、安全防护等多类工业场景,推动立中集团生产体系向“柔性化、无人化、智能化”转型。

    此外,双方还计划联合组建“机器人制造轻量化材料与零部件研发实验室”,聚焦新材料研发、自动化生产与制造工艺创新,实现技术共享与资源互补的深度产业协同发展。

    添翼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吴婉莹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种“产业赋能+技术反哺”的双向赋能模式,不仅加速了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进程,更重塑了传统制造与人工智能的产业边界,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创新范本。立中集团长期以来主营汽车铝合金车轮和轻合金新材料,传统业务与汽车行业周期紧密相关。此次合作显示出公司积极寻求向高端制造、机器人等新领域扩展的决心。而伟景智能一方,则可通过立中集团的制造资源与场景数据,加速其视觉技术与机器人产品在工业领域的落地,同时可能借助立中集团作为上市公司的资本平台,为后续发展提供支撑。

    部件轻量化成破局关键

    “人形机器人正在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轻量化是其能否实现大规模商用的关键瓶颈之一。”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副秘书长胡麒牧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行业内普遍采用钢或传统铝合金,在运动灵活性、能耗控制和制造成本方面存在巨大挑战。

    高强轻量化铝合金及镁合金材料,能够显著降低人形机器人关节负载、提高运动效率,尤其适用于腿部关节、臂体结构等对重量敏感的关键部位。立中集团长期以来为奔驰、宝马、特斯拉等车企供应轻合金零部件,在材料工艺方面积累深厚,这正是伟景智能所需要的产业化能力。

    而在另一端,伟景智能的立体视觉技术,若能广泛应用于立中集团现有的汽车零部件生产线,也将为视觉算法在复杂工业环境中的落地提供宝贵场景。这种“你为我造机器人,我帮你看工厂”的协同模式,形成了一种高效的资源互换。

    “战略框架协议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在于后续能否形成技术闭环。”在胡麒牧看来,这类跨界合作的成功取决于两方面:一是能否建立跨学科研发团队,实现从材料特性到结构设计、控制算法的全链路优化;二是能否快速推出成本可控、性能稳定的机器人轻量化部件,并经受批量验证。

    尽管合作消息引起广泛关注,立中集团在公告中仍谨慎强调:“预计对公司2025年度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构成重大影响”。有市场人士表示,这符合框架性协议的一般特征,实际业务贡献需待具体项目推进。人形机器人赛道目前仍处于早期,但轻量化、一体化压铸等方向已形成共识。立中集团这类企业拥有成熟的材料工艺和车规级量产经验,是其切入机器人供应链的核心优势。一旦实现批量供货,将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