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文婧
7月15日,中天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天服务”)发布公告称,鉴于公司与杭州拓深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拓深”)在各自业务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资源,为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推动电力数字化及智能技术在物业行业的应用和落地,经双方友好协商,决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同日,中天服务还发布了一则股权收购公告,公司拟通过现金方式收购上海天纪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天纪”)持有杭州拓深357.86万元出资额对应的全部股权,交易对价为5203.22万元。其中,上海天纪为中天服务的控股股东,所持杭州拓深股份比例为6.25%。
公开资料显示,中天服务主要从事物业管理业务,服务业态包括住宅、写字楼、政府办公楼、商超、产业园、未来社区等多种类型;杭州拓深则致力于电流算法对物联网终端的赋能与升级,是电力数字化转型方面的专家。
根据合作公告,中天服务将利用杭州拓深的技术优势提升物业管理项目能源管理的效率、智能化水平、安全水平。此外,双方还将就“打造标杆性物业管理项目”“开发工业园区、政府、景区等下游客户”“开发面向物业行业的电力能源管理方案及产品”等方面展开合作。
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表示,对住宅社区的物业管理而言,电力数字化可通过智能配电房管理、能耗动态监测、设备故障预警、用电安全诊断等方式提升企业的服务效率。对电力数字化的发展而言,物业场景则为其提供了高频、刚需的应用土壤,能推动技术从工业领域向民生服务延伸。
努曼陀罗(丽江)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执行事务合伙人霍虹屹认为,合作与股权收购并行的方式也有助于双方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资源与技术的深度耦合。通过持股,中天服务能拥有更强的话语权,进而确保杭州拓深的数字化能力与自身物业场景高效对接。此外,这种绑定机制还有利于打破部门壁垒,形成统一目标,降低协作成本,减少双方之间的博弈与摩擦。
随着我国住宅进入存量发展阶段,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重心已转为“质为量先”,并呈现出智能化、数字化的转型趋势。基于这一背景,中天服务在科技赋能上展开了一系列探索。譬如公司通过增加道闸系统、门禁管理系统等智能信息化的比例,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同时利用管道内窥镜、红外成像无人机等技术设备,为项目提供额外增值服务。
对此,霍虹屹表示,中天服务主动拥抱技术,是从“物业管理者”向“服务运营商”转型的关键一步。科技赋能可以延伸企业触角,使中天服务构建起立体的服务体系,形成真正具有可持续性的“数字护城河”。
“中天服务的实践也为物业行业的整体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学习样本。”郭涛认为,基于中天服务的经验,同行企业应明确科技战略定位,聚焦垂直场景痛点;同时可通过投资并购补足技术短板,而非盲目自研。此外,相关企业还应该以开放合作姿态整合生态资源,实现轻资产模式下的创新突围,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探路。
(编辑 贺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