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人民日报》第五版刊发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署名文章《抓住“新基建”契机顺势而为》。徐雷认为,“新基建”强化着中国经济对冲疫情影响的韧性,智能供应链和智能物流将像水电煤一样,成为现代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部分。
疫情之下,当整个线下零售市场几乎停摆,多数线上零售平台受到供应链和物流掣肘,供需之间出现断裂之时,在很多消费者的眼里,京东就像是一个巨大水库,面对疫情下爆发的供给需求,稳稳地保障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安定生活。

面对生产迟缓、物流不畅等一系列问题,京东凭借智能供应链和智能物流等一系列核心能力,从保障商品正常供应、稳定物价到高效的物流配送,再到重点防疫物资的输送,在保障整个社会的正常运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数据显示,京东已累计承运医疗应急物资超过6000万件;累计向全国消费者供应超过29万吨米面粮油等生活用品;在线开通免费医生咨询和心理疏导服务平台,累计接诊超过700万名用户……
而京东之所以能够在疫情期间表现突出,源于其同时拥有京东智能供应链和智能物流两大体系。“这也是我们能够在全国战疫中为保障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尽责出力的关键所在。”徐雷在署名文章中表示,不论是在疫情、自然灾害等特殊时期,还是常规阶段,中国经济向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的升级发展,都离不开智能供应链和智能物流发挥作用。“就此而言,在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积极发展智能物流和智能供应链,是题中应有之义。”
事实上,京东也早已把疫情期间的不平常变成了平常,通过打造以智能供应链和智能物流为核心的新一代基础设施,能够突破时间、空间上对于商品流通、服务履约的限制,促进了商品和服务在更大区域间的高效率、高质量流通和履约。
更值得一提的是,京东还在疫情期间还对外开放了其智能供应链、智能物流等核心能力,倾其所能帮助更多企业渡过难关,通过多种手段帮助线下零售、餐饮、制造等成功拓展线上业务。
例如,京东向农户开放和倾斜供应链、物流、运营、推广等资源,帮助他们解决生鲜农产品滞销的问题,然后借助线上线下全渠道,把这些生鲜产品快速送达到更多用户手中;京东还推动餐饮品牌开拓半成品速食生产,并利用京东全渠道为其拓展新销路。另有数据显示,2月10日以来,2096名时尚居家行业的门店导购通过京东超新星云店线上复工,7天达成下单金额近千万;近十万线下中小门店在京东新通路的帮助下展开线上销售……
可以看到,以智能供应链和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基础设施,不仅成为京东抗疫作战的核心能力,也帮助大量企业跨越疫情阻隔,实现“逆生长“。
也正因此,徐雷在署名文章中认为,紧紧抓住契机,加快推进“新基建”,各行各业需秉持更加开放的姿态,让“新基建”的效用得到更好释放,让基础设施的红利惠及全社会。
(编辑 张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