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产业风向 > 正文

我国虚拟电厂建设按下“加速键”

2025-09-26 23:23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李万晨曦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新区虚拟电厂成功接入成都市级虚拟电厂管理平台,并正式获得售电资质。9月份以来,我国虚拟电厂建设按下“加速键”,多地虚拟电厂项目密集落地。

    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电力市场建设的加快推进,虚拟电厂的发展条件日益成熟、作用日益显著、需求日益增长。”

    商业化落地加速

    虚拟电厂是基于电力系统架构,运用现代信息通信、系统集成控制等技术,聚合分布式电源、可调节负荷、储能等各类分散资源,作为新型经营主体协同参与电力系统优化和电力市场交易的电力运行组织模式。

    近期,我国虚拟电厂领域频频传出新消息。9月1日,山东省威海市首个虚拟电厂——山东云创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虚拟电厂正式上线运行;近期,四川省南充市首个虚拟电厂——高坪区虚拟电厂调度中心正式建成投用;9月19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公布第一批虚拟电厂运营商目录企业名单。一系列动态显示出我国虚拟电厂正加速商业化落地。

    此外,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底,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已在江西、广东、浙江、江苏、宁夏、湖北、山东、重庆等多地成功投运8个虚拟电厂项目,聚合资源容量超2296.6兆瓦,灵活调节能力达408.5兆瓦。

    北京科方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虚拟电厂作为电力的智能“搬运工”,对增强电力保供能力、促进新能源消纳、完善电力市场体系具有重要作用,这正是其商业化运营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虚拟电厂当前最具实用性的应用,聚焦于电力需求响应与电力市场交易两大核心场景。”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表示,在需求侧管理中,虚拟电厂可根据电网供需变化精准开展需求响应,实现“削峰填谷”以保障电网稳定;在市场交易中,其能聚合分散资源参与交易,激活需求侧市场活力,为商业化盈利提供清晰路径。

    政策层面的强力支持,为虚拟电厂商业化发展保驾护航。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虚拟电厂建设运行管理机制成熟规范,参与电力市场的机制健全完善,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虚拟电厂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各类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

    “政策的扶持,将有效增强主体多元性和管理模式创新,带动需求侧海量的市场主体参与电力交易,推动虚拟电厂从试点示范转向商业化运营,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带来广阔的商业机遇。”北京艾文智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曹辙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试点探索到规模化开工,从政策引导到市场驱动,虚拟电厂正迎来商业化落地的关键期。”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余丰慧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更多地区加入虚拟电厂建设行列,其商业化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成为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与电力市场改革的重要力量。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随着多地虚拟电厂加速落地,产业链上市企业也纷纷行动,在项目合作、技术研发、商用化部署等方面积极布局。与此同时,9月份以来,产业链上市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密集回应投资者关注的虚拟电厂业务进展等问题。

    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表示,近日,公司与蚂蚁数科签署合作协议,拟在无人化智慧场站、虚拟电厂、能源资产数字化与量化交易等领域开展合作。

    北京恒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公司在发电侧、电网侧及用户侧均有成熟的软件产品和技术服务体系,对整个电力运行体系有深厚的理解,具有较好的虚拟电厂技术储备。

    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已基于充电网开展多种增值业务商业模式,如SAAS服务、流量变现、数据增值、虚拟电厂等,并产生增值业务收入。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虚拟电厂产业链上市公司应紧跟政策导向,深化信息通信、系统集成控制与电力技术的融合,筑牢安全防护体系;主动参与标准制定,破解互联互通难题;拓展多元商业模式,深耕现货、辅助服务市场,布局节能、能源数据分析等增值业务;聚焦资源聚合与调度能力,强化项目落地与订单转化。”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