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产业风向 > 正文

政策引导与市场实践助算力产业乘势而上

2025-09-14 23:57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郭冀川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强化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充沛的算力保障,成为各地政策发力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算力服务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北京市通信管理局二级巡视员孙立新表示,将遵循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与要求,多管齐下推动行业进步。在促进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一方面推动5G和千兆光网的普及与质量提升;另一方面,有序推进算力中心建设布局,提升智算资源供给能力和利用效率。

    对于当前算力产业的发展逻辑,北京电子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CMO杨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下,我国算力需求正以迅猛之势增长,成为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在下游应用层面,一方面是工业、医疗、金融等传统支柱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刚性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具身智能、生成式AI等新兴领域创新突破的增量需求,两类需求叠加政策支持,形成了繁荣的算力产业。

    “算力券”政策发力

    释放需求优化资源配置

    为进一步释放算力需求、推动算力资源优化配置,今年以来,从省级到地市级乃至区级政府,纷纷响应国家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推出契合本地实际的“算力券”政策,以补贴形式降低企业算力使用成本,呈现出算力产业扶持政策加速推进的良好态势。例如,杭州近期设立了2.5亿元规模的算力券;安徽发布人工智能政策2.0版,对算力产业形成“国家+省+市”三级支持体系。

    作为降低企业算力成本的创新举措,“算力券”政策精准对接算力产业的最新需求。其中,东部城市借助“算力券”政策推动AI大模型训练、智能算力调度等高端应用;西部城市则依托“东数西算”枢纽节点,通过“算力券”政策吸引企业采购本地算力服务,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发展。

    贵州的实践便是西部借助算力券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典型案例。贵州大数据集团旗下贵州算力公司技术部冯玉婷与记者畅谈贵州省“算力券”政策的“斐然成效”时表示,自2024年2月份政策启动,至2025年8月初,已有276张贵州算力券被符合资格的企业兑现,合同金额达6.3亿元,吸引省内外超500家企业购买贵州算力资源,其中省外企业占比达80%。

    “从行业分布来看,互联网、工业制造、影视动漫、教育科研、信息技术等领域企业最为踊跃,这些企业大多来自北京、上海、四川、福建、广东、安徽等算力需求旺盛地区。”冯玉婷说。

    “我们是国产算力服务商,借助‘算力券’政策东风,我们加大了国产化算力适配的推广力度。目前,已有超过70家企业享受到政策的扶持。”一位总部在深圳的国产算力供应商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得益于“算力券”政策对国产算力的支持,他们在贵州地区的算力服务正如火如荼地蓬勃开展。

    贵州数据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汤寒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充分享受了当地的算力支持政策,AI产品训练成本和运营成本大幅降低。这种政策红利不仅帮助公司降低了创新成本,也加速了AI技术的普及应用,让更多企业能够以更低成本享受到高品质的AI服务。

    “算力券”政策的出台,进一步降低了中小企业获取算力资源的门槛。在政府“真金白银”的支持下,中小企业有望增强对算力资源的资本开支信心,在充沛算力条件下,模型训练速度有望加快、模型精度有望提高,从而促进产业正循环健康发展。

    全国算力“一盘棋”

    破解资源碎片化难题

    在推动算力应用与普惠的过程中,除了算力券这类“直抵使用端”的政策外,算力协同发展亦是关键导向。

    自2022年“东数西算”工程启动以来,我国算力布局逐步走向科学化、系统化。2023年,《关于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 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出台,统筹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的一体化布局;2025年8月份,《关于进一步强化“东数西算”工程算力枢纽协同发展的联合倡议》发布,进一步强化全国算力发展“一盘棋”格局。

    算力一体化建设是数字经济时代下,破解算力供需失衡、资源碎片化、效率损耗大等难题的重要路径之一。在实践中,它以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调度平台为纽带,打破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之间的壁垒,实现从“单点算力建设”向“全网算力协同”的跨越。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算力经济处赵正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为改善当前算力资源分散、异构、难以高效协同的“碎片化”局面,迫切需要建设全国一体化的算力监测调度体系,实现东中西部算力资源供需平衡,形成全国算力资源“一本账”,算力调度“一盘棋”,算力整合“一张网”,推动将数据中心、超算中心、智算中心、边缘计算节点等各类资源汇聚形成统一的算力资源蓄水池。

    赵正表示,这需要构建国家级、算力枢纽级、省级、行业级平台互联互通的算力监测调度体系。支撑监测调度各业务系统的数据高效交互与任务协同处理,实现监测数据传输、算力调度指令下发与资源状态更新的快速响应。

    随着政策推进算力一体化建设,相关算力一体化服务平台也成为了算力产业的新兴力量。贵州大数据集团承担贵州枢纽节点的算力调度与运营工作,据该集团云智事业部平台架构师张中介绍,公司自主研发的“大衍”算力调度平台,在2022年数博会上首次发布,目前已历经六次版本迭代,愈发“智能”。

    “该平台集基础服务、资源管理、运行服务、产品管理、市场服务、数据管理等六大核心能力于一身,目前已汇聚42个算力服务商、516个算力需求方,汇聚算力资源规模达4.5Eflops,上架169项算力产品,推动算力交易额超200亿元。”张中介绍说。

    浩鲸云计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内电信业务方案专家于潇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的主要业务之一便是提供算力一体化编排调度。一体化算力体系宛如一座“超级大商场”,通过整合多元算力资源,实现算力的统一调度与按需分配,中小企业无需自行斥巨资建设算力基础设施,如同前往商场购物,可依据自身需求灵活租用算力,降低创新的前期投入成本。

    顶层设计已为算力产业发展指明路径,从技术攻坚到布局优化,从互联互通到运营模式创新,全方位推动算力产业链发展。算力服务产业的活力正被充分激发,建设多层次智算聚合服务平台、算力并网平台等,一体化算力体系已成为中小企业降低创新成本、促进技术合作的关键助力。随着政策引导与市场实践的持续深入,算力资源正实现更高效、更普惠的流通与利用,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磅礴动力。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