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证券:两会时间临近关注海南、雄安等
安信证券发布最新策略观点认为,本周主题投资有所降温,结束了前期活跃普涨,仅有个别主题局部活跃。190个Wind主要主题指数中仅有15个取得正收益,平均下跌2.2%。上周涨幅第一、第二的区块链和小程序本周回调明显,位列倒数第一、第二。
目前,主题投资的轮动速度愈发加快,建议投资者还是从中长期角度去挖掘具有经济大背景和产业大逻辑的主线进行布局。除了新科技、新制造、新消费、新环保这四大主线之外,目前观察到通胀预期正在逐渐强化,建议关注石油石化、农化、养殖、航空、旅游酒店、商贸零售、纺织服装等领域的投资机会。
另外,随着两会时间的临近,政策性主题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建议关注海南(外交部海南省全球推介活动将于2018年2月初在京举办)、“一号文”(土地流转、农业供给侧改革)、雄安、自由港等。
天风证券:布局低估值成长股的时间点正在临近
天风证券分析师徐彪发布最新策略观点认为,布局低估值成长股的时间点正在临近。
从目前市场环境来看,年初大概两周多时间市场又偏执的演绎了过去一年半“大象起舞”的风格,而一些200亿左右市值的中盘股,即使有业绩,且业绩兑现概率比较高,不依靠外延的股票在这样的风格下也在持续被抛售,跌了不少,这种偏执的市场风格已经到了比较极端的地步,换个角度来说,市场对于成长股的悲观程度又更进了一步。十九大之是金融监管再次加强,资管新规的出台引发一系列不确定性的担忧,导致11、12月份的风险偏好被严重压制,结合对18年全年经济基本面和融资需求的判断,利率再大幅上行的空间已经比较有限了。流动性环境,可以明确的是央行对于节前资金面的呵护态度,包括临时降准、定向降准,都会在春节前出来,这就保证了春季躁动的流动性环境,风险偏好可能会一个有底部抬升,这种情况下,布局已经超跌或者是被错杀的低估值成长股的时点是比较临近的,也是比较安全的。
从性价比或者增量资金的角度来讲,今年的大部分增量资金可能来自于公募的发行,来自于外资,还有可能是一些社保基金,这些资金进来之后首先是要打底仓的,在打底仓的过程中,大家更倾向于去找估值相对有优势的,比如大金融跟大地产,年初也验证了这样的逻辑。另一方面大家进一步买股票的过程中,依然会从性价比的角度去看。2017年年底发现是中证500具有更高的性价比,而沪深300的性价比在下降。
兴证策略:大金融和地产龙头仍具估值性价比
宏微观因素推动核心资产长期向好
——宏观层面:行业格局改善推动龙头制胜,进而带来“核心资产”。供给侧改革、国企改革、经济结构转型等推动了部分行业产能出清,中国经济进入低波动阶段。在这种经济状态下,行业竞争格局改善,龙头公司竞争力提升。各个行业竞争力提升的龙头公司,都有希望成为核心资产。
——微观层面:国内外资金共同推动盈利驱动、价值投资氛围的形成。国内监管层在努力培养价值投资的氛围,资管新规落地后银行、保险资金有望加大对优质股权的配置。国外资金持续流入有望改变国内投资者的投资风格。有了外资对台积电锁仓的“前车之鉴”,国内资金未来不会轻易放弃在龙头股上的筹码,从而对龙头股形成有力支撑。
★大金融龙头和地产龙头:仍具估值性价比的核心资产
——核心资产不能简单地用消费领域或行业指数代替。核心资产指的是中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上市公司。这既包括在2017年表现强势消费领域的龙头,也包括周期、制造业、金融、地产等领域具备技术突破优势、进口替代优势或逐步走出去在全球扩张能力的行业龙头,长期来看还包括在科技创新领域具有全球领先优势的技术龙头。另外,2017年一级行业龙头和二级行业龙头表现的分化意味着即便是在同一个大行业内,龙头的表现也是有区别的,核心资产也不能单单用行业指数代替。
——大金融龙头:基本面持续受益于金融业供给侧改革,估值方面仍有性价比。大型银行受益于净息差和不良率的企稳带来的更强的边际改善,全球范围来看A股银行股龙头ROE和PB匹配度较好。保险龙头受益于金融去杠杆带来行业格局优化,有望得到估值溢价,全球范围来看A股保险龙头的P/EV与EV增长率匹配性较好。券商板块整体估值仍不高。
——地产龙头:估值仍处洼地,业绩确定性强。龙头地产公司集中度快速提升,投资、融资等方面优势明显,易于形成良性循环,提升了业绩确定性。相对全球的一些地产龙头公司,A股地产龙头估值和成长性的性价比仍然十分突出。
风险提示:流动性超预期收紧,金融监管力度超预期,相关企业经营业绩出现超预期变化。
西南策略:周期股回调存在配置机会大胆布局龙头股
○真正影响周期品价格波动的并不是需求的边际变化,而是供需差的边际变化。
○过去十年中:供需差最小时,周期品价格最高,供需差最大时,周期品价格最低。当供需差由小变大时,周期品价格就开始下跌,当供需差由大变小时,周期品价格就企稳上升。这种规律能够穿越经济周期的波动。
○以往周期品之所以表现出随需求起伏而大幅度波动的情况,原因在于供给存在强烈的单边弹性:即价格上涨时,周期品产能迅速扩张,价格下跌时,周期品产能却并未相应收缩。而这种弹性的总根源,在于中国独特的政治经济体制。
○当前存在供给维持收缩的条件:其一,政府的战略转变保障了供给压缩的政策压力;其二,供给压缩后的实际效果改变了微观主体的激励结构,从而使得供给压缩的成果能够持续。
○当供给被控制住之后,周期品价格对于需求的敏感性就会迅速下降。只要需求绝对量保持稳定,供需差就能够保持稳定,从而周期品价格就能够保持稳定。当前,即使按照悲观的经济增速测算,需求总量也能基本保持稳定。
○投资策略:当周欺品价格稳定之后,周期股就存在业绩增长和估值修复的空间。在周期股回调时,都存在配置的机会。当前可以大胆布局周期龙头,关注宝钢股份、方大特钢、中国神华、浙江龙盛等周期行业龙头。
○风险提示:随着时间推移,微观激励机制开始失效;需求总量超预期下行。
广发策略:重估大周期把握板块配置主线
广发策略团队发布研报称,我国基本面改善的持续性得到再确认,同时,在供需稳态下,周期股的盈利可持续性、业绩弱波动、分红有抬升,估值框架重塑,带来大周期的重估。在这个过程中,建议依次配置:1、低估值大金融(银行/地产/券商/保险);2、海外定价的基本金属、石油链等;3、具备加杠杆、扩产能逻辑的中游制造(基础化工、设备机械、材料包装);4、盈利稳定性增强、具备利润释放潜力的上中游周期品(煤炭、钢铁等)。
海通证券:近期金融股涨幅较大中期仍看好金融尤其是银行
海通策略荀玉根发布的最新研报称,近期金融股涨幅较大,尤其是银行股涨的比较快,短期如果出现一些回撤很正常,中期仍然看好,金融尤其是银行,盈利趋势向上、估值低、基金配置低,性价比仍很好,外资是2018年最大的增量资金,6月A股将纳入MSCI,金融的配置需求大。此外,目前地产板块低估低配优势明显。
光大证券:可攻可守短期不宜“急躁”
光大证券表示,随着前期扰动因素逐步消退、央行“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以及定向降准实施,市场流动性偏紧的担忧得到有效纾解,短期市场环境趋于温和,春季躁动如期演绎。由于短期各个板块均不存在绝对占优,本轮春季行情存在板块轮动机会。一方面,周期板块虽然受到催化率先领跑,但需求层面仍存较大不确定性,而且随着基数走高,PPI同比回落较为确定。另一方面,虽然部分消费行业估值已不便宜,但CPI受食品拖累减弱,同时上游涨价逐步向中下游传导,原油价格上涨对通胀也有推动,CPI温和回升趋势未变。因此,本轮春季行情周期领跑,但消费后来跟上,周期弹性可能最大,但消费安全性更高。
上证综指11连阳的小概率事件发生显示本轮春季行情开端稍显“急躁”,存在预期提前透支。近期“三会”金融监管政策出台再趋频繁,难免对市场情绪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另外值得注意的是,12月新增人民币信贷和社融规模大幅低于预期,M2增速也再创8.2%的历史新低。作为经济的领先指标,金融条件收紧或将加大未来经济下行压力。短期来看,本轮春季行情仍有扰动,短期不宜过度“急躁”;但驱动因素未变,经济空窗期流动性和政策仍是决定春季行情的关键。受监管政策再次趋严影响,市场短期可能震荡加剧,但行情未到结束时刻,宜且且徐行。配置方面,食品饮料、家电、医药、餐饮旅游、零售百货等消费行业受益通胀回升的确定性更高。
国金证券:高分红策略将贯穿全年A股投资
国金证券李立峰表示,A股投资生态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价值投资”仍是2018年A股投资的主基调,其中高分红策略将贯穿全年A股。高分红策略之所以重要,具体理由有以下三点:1)外资话语权上升,以QFII和陆股通为代表的外资机构偏好高分红个股;2)资本市场进入严监管时代,监管层高度重视A股现金分红问题;3)划转国企股权充实社保,现金分红是主要收益来源,上市公司(特别是国企集团旗下上市平台)有望加大现金分红力度。
高分红反映了公司的盈利能力较强,业绩和现金流较为稳定,因此从长期来看,高分红绩优个股能给投资者带来稳定的超额回报。投资者建议:三个角度来剖析“分红”个股组合:1.历史上高分红(近三年平均股息率高)的个股;2.分红总额较大的(近三年累计分红总额);3.目前分红频率低,但未来有潜力进行高分红的公司(留存收益占总市值比重和货币资金占总市值比重均高)。
华泰证券:农村消费升级弹性或超预期
华泰证券判断在海外经济复苏、美联储加息背景下,2018年利率仍将维持高位震荡,大幅超调的概率较低。在盈利主线下,消费股业绩确定性与弹性强于周期股。一旦利率边际收紧,消费龙头仍是配置的优选。虽然市场一般认为,消费股确定性的机会是中高收入群体的消费升级,而“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将推动的农村消费升级弹性更大。在千亿规模产业扶贫推动下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未来这一部分人的整体消费市场。因此,农村消费升级将成为2018年经济增长超预期点。对比近两年城乡居民人均各项消费支出占比和城乡居民耐用消费品每百户拥有量对比可以看到,农村居民消费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迈进,各项消费具有较大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