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评论频道 > 宏观时评 > 正文

首席经济学家要珍惜自己的声誉

2018-11-19 23:04  来源:证券日报 择远

    ■择远

    为进一步发挥好首席经济学家的影响力和公信力,维护行业声誉,更好服务资本市场和国家经济建设,日前,证券基金行业首席经济学家签署《首席经济学家自律倡议书》。

    具体看,自律倡议书主要有三方面内容:其一,是遵守《证券法》等规定,恪尽职守,勤勉尽责,认真做好经济金融研究和咨询服务工作,树立廉洁从业良好形象。

    其二,爱惜在行业形成的良好声誉,客观、专业、审慎发表研究观点,积极传递正能量。

    其三,加强政策法规和专业理论学习,不断提升研究水平和业务能力,为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为引导市场预期贡献积极力量。

    笔者认为,证券基金行业首席经济学家签署自律倡议书,非常有必要。而且,不光是首席经济学家,所有的行业从业人员都应该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服务好投资者,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在金融圈中,首席经济学家已经成为机构研究实力和品牌的标志之一。有人这样描述他们:顶着首席经济学家的光环,必须用学者的头脑和商人的智慧,平均每天工作至少16个小时以上,习惯于长时间频繁的飞行、高强度的工作和压力,致力于写出投资者更加信服的研究报告并获得声望,忍受着不为人知的心酸和质疑。

    确实,在从普通研究员到首席经济学家的奋斗过程中,他们肯定要有很多的付出。而且,在这过程中,有的研究员就算是付出了,也不一定都能成为首席。

    成为首席经济学家不易,想要成为一个好的首席经济学家更不易。一方面,他们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供就职单位使用,另一方面,还要经常通过各种渠道,将自己的观点和声音传播出去,并得到市场的认可。而他们的观点,代表的是所就职单位的观点。他们是否具有强大的研究实力,对事件的判断是否准确,对于提升所在机构的知名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所以,对首席经济学家而言,必须要客观、专业、审慎的发表研究观点,推出有深度、有份量的研究报告;要对自己负责、对就职的机构负责,更要对投资者负责、对市场负责。如果不提升研究水平和业务能力,只是一味地发表骇人听闻的观点、言论,就算是顶着“首席”的光环,也终将会被市场、被投资者抛弃。这一点,在任何一个研究员身上,应该都适用。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2031700网站电话:010-84372800

网站传真:010-84372633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