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春莲)12月7日,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中国石油、金蝶软件、元年科技等共同主办的第七届智能财务论坛圆满落幕。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中国智能财务自主知识体系探索”,邀请智能财务领域志同道合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智能财务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深入分析人工智能与财务管理的深度融合、数智化转型实践、自主创新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致力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财务理论框架和实践体系。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智能财务研究院院长刘勤以“2024中国智能财务发展暨智能财务研究院年度工作报告”为题,从智能财务的发展、研究院的工作以及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刘勤表示,一年来,中国智能财务的发展生态发生了显著变化。国家层面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出“人工智能+”理念,修订《会计法》和发布新《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数智化”和“智能向善”成为2024年年度社会流行语。此外,人力成本的快速上升促使企业加速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型。理论研究方面,智能财务和智能会计的相关研究论文数量在呈现了几年的指数增长后,开始进入平台发展期。技术发展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大模型技术的迭代,为智能财务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的驱动力。
关于自主知识体系方面,刘勤认为,构建中国自主智能财务知识体系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在构建过程中,需要围绕中国特色的政治体系、发展模式、社会治理和创新机制来进行。同时,要注重知识体系的政治性、科学性、经济性、文化性、技术性和创新性,最后构建的一定是一个根基强、有时效、影响大、认可广、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够为智能财务的转型与发展提供思想引领和价值支撑。
此次论坛还公布了智能财务最佳实践年度综合大奖,获奖单位分别为: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物产中大财智共享服务(浙江)有限公司、建发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平安综合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中国金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刘勤提到,2024智能财务最佳实践案例相比前几年有了较大的进步,其主要体现在应用场景选择与核心业务紧密关联,如借助于智能技术将大数据深度应用于成本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同时,技术应用也与时俱进,如大模型、智能流程自动化、智能体等技术的运用,为智能财务注入了新的活力。2024年入选前10名的案例共性特征显著,包括注重规划、注重数据治理、注重跨专业团队建设、注重应用场景设计和智能技术选择、鼓励创新文化等,这些特征为其他企业实施智能财务转型将提供宝贵借鉴。
(编辑 郭之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