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企业信息 > 正文

中国东方资产总裁邓智毅预计:未来三年不良资产稳中有升

2018-11-05 06:12  来源:证券时报

    在日前举行的北京金博会“2018中国金融年度论坛”环节,中国东方资产总裁邓智毅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形态总体判断是稳中有变,这个变很大程度来自于外部冲击,外部因素不确定性加剧,我国经济金融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度和广度也将逐步扩大;另一方面,自身的安全也要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利率汇率的稳定性,都将日益受到外部压力的影响。金融安全将成为我国安全政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受内外部冲击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再次凸现,不良资产市场也出现新趋势。邓智毅在会后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今年不良资产的行情变化看,银行关注类贷款迁徙为不良贷款的压力陡增。2018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96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86%;关注类贷款3.42万亿元,占比3.24%。关注类贷款是考察银行潜在风险的重要指标,按一般20%~40%的不良转换率,这个数字可能也不会太小。

    由卖方市场

    变成买方市场

    “个人认为,中长期看,未来3年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可能稳中有升。这既是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也是微观方面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滞后和强监管下隐性不良资产显性化等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邓智毅说。

    不良资产在行业、区域分布方面也有新趋势。据邓智毅介绍,不良资产分布的行业由分散转向集中,如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的不良贷款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房地产领域的不良资产同样值得重视。据了解,上半年,个别国有大行房地产贷款不良率明显增高,占新增不良贷款的比例接近9%。

    在区域分布上,不良资产的分布区域从东南沿海向内陆转移。如2018年以来,东北地区不良贷款增长较快,中西部地区能源驱动型省份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比较高的省份,在去产能过程中行业将面临洗牌,不良贷款风险可能出现小规模持续性增长。

    正是由于不良资产规模的持续增加,以及今年以来银行业继续加大不良资产处置,不良资产市场由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相应的,资产的量和价也出现变化。

    北京一位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前些年不良资产市场曾出现过非理性繁荣,不良资产包被不断炒高,甚至有溢价成交的的怪象发生。今年以来,在“严监管”的形势下,供给方的资产处置工作更加规范,需求方“抢占资源”的冲动也大为降低,市场已逐步回归理性,资产包价格也一路走低。

    邓智毅也表示,总体来看,金融不良资产包市场呈现量升价跌趋势,且流拍率显著增加,主要原因是市场主体逐渐回归理性:一是多重因素影响不良资产持续增长,以及自身处置难度加大,出货更加果决;二是资产管理公司前期收购成本及二次不良风险隐现带来的经营压力,接盘更加谨慎。

    按照一企一策

    制定具体救助方案

    受近期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接连“爆仓”影响,化解股票质押风险迫在眉睫。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目前四大AMC均已介入“救火”,探索针对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的救助措施。

    邓智毅认为,资本市场已进入动荡底部,从发展看,资本市场前景较好,企业资质出现分化,有的企业救助价值不高,但有的企业只是遇到暂时性困难,如果做好分类就可找到具有救助价值的上市公司。因此,从集团战略层面,东方资产目前还是立足与地方政府合作,聚焦存在大股东股票质押风险的上市公司,因为地方政府有相关的企业名单,特别是地方政府有增信措施则更好,东方资产就可在名单中筛选确定可以救助的公司。

    对于救助对象的选择标准,邓智毅透露,会倾向于两类行业:一类是受经济周期波动不大的行业,只要有市场、有产品,就仍会有销路;另一类是新兴科创企业,符合国家产业升级转型方向。

    “对于存在大股东股票质押风险的上市公司,我们会还按照一企一策制定具体救助方案,但前提条件是企业要有足额的基础底层资产,遇到的困难只是短期流动性风险。”邓智毅说。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2031700网站电话:010-84372800

网站传真:010-84372633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