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贾丽
对于在手机芯片市场占有率超过60%、市值超过8900亿元的半导体巨头高通而言,这场“震荡”来的比想象得更快。
近日,美国芯片巨头高通在华大规模裁员、上海研发部将被一锅端的消息不胫而走,被裁员工可获得“N+7”的赔偿。
对于这一传闻,高通公司方面向媒体发来声明回应称,高通在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和8月提交的报告中曾说过,鉴于宏观经济和需求环境的持续不确定性,公司预计将进一步采取调整措施,以实现对重要增长机遇和业务多元化的持续投资。虽然相应计划还在制定中,但预计主要措施将包括裁员。
9月22日,高通中国区相关中高层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此次调整将持续一段时间,且涉及研发、销售多个部门,主要目的是为了收缩战线、精简降本,以应对较为恶劣的市场环境。”
裁员调整或将持续到下一个财年
目前市场已经流出较为详细的裁撤方案,即高通此次裁员涉及整个中国区,Wi-Fi部门50多人(包括软件+验证)将会全部裁掉,设计相关人员等通知;其余每个部门将会裁员20%;补偿标准为普通员工为N+4,资深无固定期限合约员工N+7,且没有三倍封顶限制。
对此,高通方面并未完全否认。不过,上述相关高通人士称,“目前具体赔偿方案还在商讨之中。”
谈及调整原因,高通公司表示,主要为宏观经济和需求环境的持续不确定性,公司预计将进一步采取调整措施,以实现对重要增长机遇和业务多元化的持续投资。
上述高通高层人士对记者透露,“部分研发部门占用大量资源且前期对资金要求较高、投入较大,对于高通而言是降低成本的首选。目前市场景气度迟迟没有好转,而成本却在与日俱增,同时部分部门设置及业务与印度等市场产生重叠。此次调整是公司在综合考量之下所做出的选择。”
高通早在今年5月份就曾宣布将在全球裁员5%,主要集中于移动部门。鉴于市场环境的持续恶劣,高通首席财务官AkashPalkhiwala表示,在看到基本面持续改善迹象前,公司缩减成本的态势不会立即改变。他还称,预计削减成本的措施将持续到公司的下一个财年。
“高通今年以来业绩连续下滑、内忧外患,在面对来自联发科等同行冲击的同时,还面临手机行业市场规模的停滞。关闭上海研发部,并不意味着高通会离开中国市场,仍旧是其他安卓系手机企业采购的重要选择,另外包括国内车企也会持续采购高通的智能座舱芯片。”海通证券科技行业资深分析师李轩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寒气”之下降价促销应对危机
高通的此轮变动早有迹象。目前,高通正遭遇业绩的持续恶化。根据高通在今年8月份发布的截至2023年6月25日的第三财季财报显示,公司当季营收为84.51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09.36亿美元下滑23%。净利润为18.03亿美元,同比下滑52%。其中,高通主要的手机芯片业务营收下降了25%,至52.6亿美元。而在上一财季,高通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下滑17%和41%。
彼时,高通方面表示,由于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中国)的需求尚未恢复到预期水平(中国为高通提供了超过60%的销售额),预计跟2022年相比,2023年手机出货量将至少下降高个位数百分比。
高通预计,受全球手机销量走弱等影响,第四财季营收为81亿至89亿美元,销售额低于市场预期,并可能会裁员。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高通并不让人陌生,其一度占据市场六成以上份额,与主流手机厂商均有合作,牵动着全球手机芯片市场的神经。近年来,智能手机市场“寒气”逼人,作为上游芯片巨头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IDC发布的最新报告下调了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期,称“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1.5亿部,同比下降4.7%,创下十年来新低,低于此前预测的3.2%降幅”。与此同时,中国手机企业对射频芯片和模拟芯片的需求大幅减少,导致了主要的芯片企业面临库存过剩问题。
同时,高通还面临其他芯片企业在技术及规模上的迅速崛起。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预计美国手机芯片企业高通将在今年四季度开启降价促销,因为它当下正面临着多方夹击,尤其是国产5G手机的推出,以及国产3纳米5G芯片的量产,让它备受压力。
“从高通面临的境况,国内半导体企业也可以得到启示。造芯讲究的是产业链协同、在技术上时刻保持进步。中国芯片行业需要加快联合创新步伐,不断切实提升核心技术和研发水平。同时,即便短期内与顶尖技术仍有差距,企业也仍需保持对先进技术领域的高度关注,灵活应对市场提前储备关键技术能力、调节好库存水平等,让自己具备强大的应对突发情况和抗风险能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兼职教授谭浩俊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编辑 白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