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方凌晨 彭衍菘
衡量基金业绩需要一把“好标尺”,既能保证公平规范,又要做到科学专业。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就是这样一把重要的标尺。近日,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并将其与基金公司评价、基金评价评奖以及基金经理绩效薪酬相关联。
自《方案》发布以来,基金公司在变更业绩比较基准、申报首批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基金等方面积极行动。业内人士认为,《方案》推动公募基金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随着相关细则落地,基金公司在业绩比较基准设定等方面将获得明确指引,行业生态有望进一步优化。未来,增加发行浮动管理费率产品、提升投研能力以及专注长期价值挖掘,或将成为基金公司稳健前行的关键所在。
锚定“目标线”
业绩竞跑开启
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作为产品设计的核心要素,贯穿基金投资运作全周期。基金公司根据基金类型、投资范围、理念与策略等,为基金设定业绩比较基准。基金经理此后的投资行为将锚定这一“基准线”,投资者也可以据此选择契合自身需求的产品,并通过对比基金实际表现和业绩比较基准情况,了解基金的超额收益获取能力。
为推动公募基金行业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证监会于近日发布了《方案》,“业绩比较基准”被高频提及。
在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看来,《方案》强调以投资者为本,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针对当前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方案》给出了具体要求。对于基金公司来说,不仅要看重短期的规模增长,更要看重长期的投资者回报,因此这次《方案》最关键的机制突破在于基金经理薪酬、基金公司收入以及基金经理考核等方面,更加强调业绩考核。同时,《方案》对基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设定等环节实施穿透式监管。
一位资深基金研究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方案》配套的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监管指引落地,基金公司在产品投资策略制定与业绩比较基准设定方面将获得明确指引,不规范的投资行为将进一步受到约束,行业生态有望进一步优化。”
在过往评价体系下,基金产品的市场排名和中短期业绩表现往往受到更多关注,而业绩比较基准作为“基准线”常常被忽视。新沃基金基金经理刘腾飞介绍称,业内部分基金存在投资策略与业绩比较基准错配、投资周期短期化倾向等问题,这些问题既导致基金长期业绩稳定性受损,也抑制了公募基金作为专业资产管理机构的价值发现功能。
对于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而言,一场与业绩的“赛跑”已然开启,新的“目标线”正在划定。此次《方案》明确,构建以五年以上长周期业绩为核心的评价评奖体系,优化基金评价评奖指标,提高投资者盈亏、业绩比较基准对比情况的指标权重,杜绝以短期业绩排名为导向的不合理评价评奖活动,同时,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要求其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显著超过业绩比较基准的基金经理,可以合理适度提高其绩效薪酬。
“《方案》中,对于投资考核、激励等方面做出了重大改革举措。《方案》要求公募基金行业从‘重规模’转向‘重回报’,从‘重短期’转向‘重长期’,从‘重视同业排名’转向‘重视业绩基准’。”刘腾飞如是表示。
新规引领
基金公司火速行动
对公募基金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方案》发布后,基金公司积极响应火速行动。
自5月7日以来,已有浦银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基金公司相继发布公告称,为维护基金份额持有人权益,使业绩比较基准更好地反映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更科学合理地评价基金的业绩表现,变更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
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认为,基金公司可探索多元化基准设定模式,在传统宽基指数基础上,根据具体实际结合行业主题指数、风格因子指数等特色化基准,提升业绩衡量精准度,但需确保业绩比较基准具备可投资性、可验证性及投资者可理解性。
同时,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也有了新的探索。《方案》提出,“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对符合一定持有期要求的投资者,根据其持有期间产品业绩表现确定具体适用管理费率水平”。在此前,基金公司对收费模式已有初步积极探索,“不赚钱退还全额管理费”,市场上也因此出现了唯一一只2024年年度管理费为负值的基金。5月16日,26家基金公司上报了首批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基金。
对于公募基金尤其是主动权益类基金来说,超越业绩比较基准获取超额收益并非易事。Wind资讯数据显示,在有可比数据的3612只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中(按基金主代码统计),截至5月18日,近1年有2266只基金未能跑赢业绩比较基准,仅有494只基金跑赢业绩比较基准超10个百分点;近3年则有2668只基金未能跑赢业绩比较基准,其中有1905只基金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
未来基金公司的发展之路该如何铺就?发行浮动管理费率产品、提升投研能力以及专注长期价值挖掘或是关键所在。
易方达基金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易方达基金将根据相关要求,增加发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率主动权益基金,进一步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同时更加广泛深入开展投资者教育,帮助客户理解掌握费率结构、费率变化规则以及相关风险,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
“《方案》要求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这对基金公司的投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追热点’、‘押赛道’的投资模式会逐步失去空间。”刘腾飞表示,对于中小型基金公司来说,发展机会在于平衡基准约束与差异化创新,坚定围绕“细分领域α(超额收益)挖掘+差异化策略”强化投研建设。基金投研必须在两个方向上做足内功:一是加强细分领域的投研深度,在个股研究上进一步做精做深,打造自身在特定细分行业领域的价值发现能力;二是形成独有而稳定的投资策略,必须打磨具有差异化并且验证有效的投资策略,在不同市场环境下敢于坚持策略,进而形成特有的风格品牌。
“在推行三年以上长考核周期导向下,管理人更应过滤短期市场噪音,专注长期价值挖掘,避免追涨杀跌行为。”刘有华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