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宁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逐渐成熟和投资者需求日趋多元,规则透明、成本低廉、交易便捷的ETF迎来跨越式发展,我国ETF市值已迈入万亿时代。
近日,据上交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上交所挂牌上市的ETF市值规模正式突破一万亿元。而在近日嘉实基金联合上交所推出的“十六年十六城”上交所ETF高峰论坛上,嘉实基金指数投资部总监陈正宪与其分享了《ETF基础知识及投资策略》,对投资者关注的如何用ETF来实现投资策略进行了详细解析。
在陈正宪看来,指数主要的定义是对于在交易所上市股票的价格的总体平均及其变动水平的情况,整合起来就叫做价格指数和股票指数。从历史数据测算看,时间越长指数的表现更好,因为指数本身刻划的是一篮子的平均水平。指数具备了便捷、高效、透明的特点,帮助投资者在实现投资目标时更加省时、省心、省力。
陈正宪针对ETF品种做了深入的探讨。他说,作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结合了可交易、跟踪指数及基金投资的优势;上交所的ETF涵盖了很多不同的资产,甚至不同的地区。而ETF投资策略,包括买入持有、定投、资产配置、行业轮动,甚至与融资融券或ETF期权进行配套交易等。
关于定投,陈正宪建议不要频繁的更换基金,往往容易追高杀跌;可以根据市场走势来调整每一期投入的金额,在低估的时候增加投入的金额,在低点可以获得更多的筹码,当市场反弹上去的时候表现可能会更好;同时,通过ETF联接基金参与定投,坚持足够长的时间;最后,设定标准及时止盈。
在ETF配置上,陈正宪提到了“核心+卫星策略”,建议用宽基ETF构成核心,来享受大盘或者整个市场向上的收益,当然也可以有一些小盘股、成长股,比如像科创板。长线的核心和新的一些ETF,包括上证50、沪深300指数、中证500、800或者科创板ETF可以做核心的配置。另外,选择看好或偏好的主题和行业的ETF,捕捉一些周期性或行业性的超额收益。
据了解,作为业内成立独立的指数投资部门最早的基金公司之一,嘉实基金在多年的指数化产品投资运作中,积淀了深厚的被动投资底蕴,指数产品布局日臻完善,从以沪深300、中证500为代表的宽基指数,到消费、科技、医药、金融地产等行业指数,再到宽基类、行业主题类SmartBeta基金,嘉实基金在持续做大做强被动产品规模的同时,也构建起具备自身特色的SuperETF产品体系,日渐成为SmartBeta赛场的“头号玩家”。
陈正宪表示,公司指数管理团队正多管齐下打造高品质ETF矩阵,不断提升旗下ETF的产品吸引力,并基于兼具主动投资和被动管理优势的SmartBeta思想来打造SuperETF品牌。未来嘉实基金将秉承继续“为丰厚回报,汇聚卓越能力”初心研发布局相关指数产品,力争成为投资者在指数投资领域的“更嘉选择”。
(编辑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