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前5个月再融资总额逾2478亿元 专家称下半年规模有望提升

2022-06-02 16:49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闫立良 见习记者 郭冀川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125家上市公司实施包括增发、配股、可转债以及可交换债在内的股权再融资,合计募集资金2478.39亿元。去年同期,202家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总额为3495.41亿元。

    第三方研究、咨询机构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受内外部因素影响,许多上市公司此前的募投项目进展发生了延期,导致新项目开展进一步放缓,基于融资成本考虑,上市公司的再融资热情弱于去年。

    “尤其是4月,企业普遍存在开工不足和融资需求下降情况。随着全国各地的生产得到有序恢复,预计下半年再融资规模和申报公司数量有望提升。”况玉清说。

    梳理前5个月再融资总额排名前十的公司,券商有四家,制造业公司有三家。况玉清表示,上市券商为谋求更大的发展,对补充资本的需求也更加旺盛,往往融资规模较高。制造业公司是实体经济的基石,也是对融资有庞大需求的主体之一,资本市场在积极为其提供融资便利,支持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5月31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要提高资本市场融资效率。科学合理把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IPO)和再融资常态化。

    沪深交易所亦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实体经济融资发展。《上海证券交易所“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推动债券市场健康发展。健全公司债券发行审核机制,有序发挥融资功能。深交所在关于支持实体经济若干措施的通知中提出,全力做好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工作,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持续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机制。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发行上市不是筹资的终结,而是资源配置的开始。再融资能够为上市公司提供持续的资本支持,上市公司可借此实现资源优化和跨越式发展。2020年再融资新规实施之后,2021年的再融资规模持续增长。

    “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资本市场支持的意义重大。”田利辉说,在融资方面,资本市场可以为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提供更便利、更高效的资金;在投资方面,资本市场不断推动价值为基的公允定价,防范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推动上市公司合规发展。目前再融资环境较为宽松,审核速度在加快,随着上市公司项目进程的恢复,再融资规模还将继续提升。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称,今年国内经济面临多个挑战,在需求收缩和供给冲击下,部分公司融资需求大幅减弱,为此需要更有力的政策支持企业发展。政策着力点在于为公司营造更加良好的上市融资环境,在申请首发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公司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增强上市公司的资金实力和抗风险的能力。

(编辑 乔川川)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