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股票频道 > 主力动向 > 正文

“北水”增持优质资产 资金静待低吸良机

2018-02-12 15:39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上周,全球主要股市均出现不同程度回调,内地和香港市场也均未能幸免。不过,从资金流向方面反映的情况来看,在上周内地和香港市场联袂下跌之际,“北上”和“南下”资金的分化有所显化。即陆股通资金上周净流出金额有所扩大,而港股通资金净流入趋势则不断强化。

    分析人士表示,虽然当前资金离场对于A股来说并不能算是好消息,甚至是负面的,但“北水”继续增持中资股这一行为本身就可视为积极。这表明内地投资者并不认为全球股市跌势会明显加剧,通过在香港市场逢低买进中资股,间接释放出对整个中国市场抱有信心的信号。

    日前,贝莱德发布的研究报告也指出,此轮全球股市回落或是投资者增加风险投资组合的良机,预期资金将继续流入股市,尤其是新兴市场。

    环球同此凉热

    上周全球市场着实感受了一把“环球同此凉热”,继美国市场上演“黑色星期一”后,其他市场上周经历了大幅下跌。虽然上周五美股尾盘企稳回升,但截至收盘,全球主要股指均出现了高位回落,其中道琼斯指数周跌幅达5.21%,创近两年最大单周跌幅。欧洲STOXX50指数周跌5.39%,日经225指数周跌8.13%,恒生指数周跌幅更是达到9.49%。

    在全球市场避险情绪发酵的背景下,A股市场也呈现出大幅回落,上证综指全周跌幅达到9.60%,创2016年1月来最大单周跌幅,深证成指表现稍好,但周跌幅也有8.46%。

    开年以来,资产价格波动剧烈,市场呈现冲高回落。市场人士认为,近期全球市场的回撤,源于对各国国债收益率攀升的担忧,尤其是在2月7日美国10年期国债标售疲弱,收益率顺势上扬后,市场抛压进一步加重。经过2018年以来的加速上涨后,全球市场在大跌前已积累了较大涨幅,这使得相较此前,市场更易受到负面消息的扰动,稍许风吹草动都有可能被明显放大。

    在全球市场出现回调前的一周,A股即已开始从高点回落。从资金流向上反映的情况来看,一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马不停蹄”;从1月29日开始,短短的10个交易日,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超300亿元的天数就有4天。另一方面,在此期间两融余额也经历了持续回落;从1月30日10834.08亿元的近期高位回落至10305.48亿元,表明场内外资金的信心均受到来自市场短期下跌的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从“互联互通”资金流向中反映的情况来看,其实是选择“南下”港股,择机北上。

    由于上周A股市场回落,不少投资者利用深港通和沪港通机制将资金投入港股市场。在内地和香港市场联袂下跌之际,“北上”和“南下”资金清晰呈现出“强弱互换”的格局。即年初以来不断攀升的陆股通资金上周净流出金额有所扩大,而港股通净流入的趋势则不断强化,尤其是沪港通方面。

    数据显示,与陆股通净流出形成鲜明反差,上周一沪港通额度使用比例快速上升至75.50%,为2015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周二这一比例维持在70.07%,其后虽出现回落,但上述这一现象依然受到不少机构关注。

    资金看好中国市场

    中信证券表示,港股与美股等外围市场的关联度有所下降,与内地的关联却逐渐上升。2000年初至2015年底,恒生指数与标普500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56。而2017年以来,二者的相关系数已下降至0.43。相反,2002年至2014年底,恒生指数与沪深300指数的相关系数仅为0.34,但沪港通开启后,2015年以来相关度已大幅上升至0.60。“互联互通”机制正在改变港股原有生态,香港市场与美股的关联度已明显下降,内地、香港市场进一步“融合”。

    上周内地和香港两地市场波动加大,“北上”和“南下”两股资金呈现出了“强弱互换”,“互联互通”资金再度做到了“先知先觉”。

    一方面,年初以来,随着A股的上涨,“互联互通”中北向资金曾一度在1月2日到1月26日达到日均净流入19亿的水平。但随着市场回调,资金流出加剧,2月6日北向资金净流出规模达到98亿元,为历史第三大单日流出规模。其中,此前累计涨幅较大的中国平安、贵州茅台等都出现了资金流出的现象。

    另一方面,南向资金则持续强势流入,近期流入提速明显。年初以来,南向资金日均净流入37亿元港元,是2017年日均15亿元港元的2.5倍。上周市场大幅回调,但南向资金流入规模却有所放大,2月5日单日净流入106亿元港元,规模创出近3年来的新高,亦为历史第三高,仅次于2015年4月8日、9日。

    中金公司认为,大规模南向资金的流入可能与机构逢低建仓或增仓有关。2017年10月以来有港股通资格的内地公募基金发行明显提速。2017年5月-9月每月发行0-3支,而10月-12月每月发行7-10支;今年1月新发行16支,为历史最高单月发行速度,2月截至目前预计发行5支。目前有港股通资格的基金总数达145支,其中主要投资港股的基金45支;全部有港股通资格的公募基金净值已达1878亿元,较去年3季度末翻倍,其中以投资港股为主的基金净值877亿元。

    从投资偏好来看,中金公司指出,内地投资者今年主要买入港股金融、周期股。去年南向资金主要买入的板块为金融、互联网、房地产、医药、科技硬件等,对原材料、能源板块净买入规模靠后。今年除了金融、房地产、互联网外,能源、原材料也成为主要买入板块。在最近的市场回调中,内地投资者抄底汇丰控股、中国银行、中国平安、工商银行等蓝筹股。

    数据显示,资金主要抢筹的标的多为基本面较强的大盘权重股。上周一、二两个交易日,汇丰控股共获净买入50.74亿港元,仅上周二一天就获净买入超35亿港元。近一周,位列港股通南向资金净买入前十的有汇丰控股、中国银行、腾讯控股、工商银行、中国平安、瑞声科技、碧桂园、兖州煤业股份、招商银行、紫金矿业。不难发现,资金抢筹以金融权重股为主,在表现出避险需求的同时,也继续肯定了上述个股的价值。而腾讯控股作为港股中市值最大的公司,一直是内地资金持续加仓的稳定标的,其他个股也均为各行业板块的龙头。大盘权重股仍受“南下”资金的青睐,表明当前内地经济依旧具备较强吸引力。

    分析人士指出,港股受到来自内地和国际流动性的双重支撑。一方面,目前“互联互通”机制已较为健全,但全球投资者当前仍还是会首选相对熟悉的香港市场股来投资内地。因此,内地投资者继续增持中资股这一行为本身就是积极信号。

    中原证券张刚也认为,这表明内地投资者并不认为全球股市跌势会明显加剧,通过在香港市场逢低买进中资股,间接释放出对整个中国市场抱有信心的信号。

    A股有望后来居上

    针对上周A股大跌,光大证券表示,当前变化的是市场参与者的情绪,而不变的却是市场运行的客观逻辑。今年以来,市场关键词有两个,一个是“价值重估”,价值重估支撑市场上涨;另一个是“新格局”,新格局下有两个基本特点:一个是盈利增速下行,这是新格局下的最大风险,另一个是宏观审慎监管,紧信用、去杠杆、防风险一直在路上。基于这两点,该机构认为,情绪宣泄的终止和去杠杆节奏的再把控,需要一定时间做调整,现在难以断言就是大规模加仓的时机,还需要继续观察一些信号。但在上周一却出现了对中小银行大举拉升,这一点显然忽视了新格局下中小银行的风险,进一步积聚了市场的调整压力。因此,外部冲击只是诱发因素,根本还是新格局下,价值重估节奏过快,叠加春季躁动的不现实预期,导致市场短期波折。

    中金公司也认为,短期考虑到春节长假临近且外围市场波动还尚难言平息,整体市场风险偏好不高,节前两地市场可能会维持震荡盘整、缩量走势。不过,从中期来看,中金公司表示,基本面的趋势依然向好,即资本开支周期见底回升、房地产库存低补库存需求较大、外需趋势稳健等,仍是市场反映的主要趋势,市场中线走势依然积极。

    国泰君安证券表示,A股开年以来的躁动行情的主要驱动来自宏观数据空窗期、开年信贷积极预期、开工旺季到来、春节前后流动性趋于缓解、经济预期升温,叠加全球经济复苏以及中期中国经济金融双出清预期等因素。目前人民币强势延续,债券市场流动性缓解,短端带动长端利率下行趋势仍在途中。由此来看,美股大幅回调对A股行情的驱动逻辑其实并未产生实质破坏,短期对于市场的影响更多体现在情绪层面,并未产生恐慌扩散放大的效应。有鉴于此,该机构表示,市场进一步调整的空间或有限。

    分析人士强调,从短期来看,此次欧美市场的大跌会拖累港股和A股,甚至港股和A股的跌幅可能更大。但长期而言,欧美市场资金的出逃或推动全球市场的新一轮大“洗牌”。当前,欧美股市的估值在高位,相比之下,中国仍在低位,且经济持续复苏。后市资金有望重新涌向依然处于估值洼地的港股和A股。日前,贝莱德发布的研究报告中也指出,此轮全球股市回落或将是投资者增加风险投资组合的良机,预期资金将继续流入股市,尤其是新兴市场。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