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一鸣
由惊叹到坦然,这是近期投资者对A股市场活跃度的真实写照。两市连续22个交易日成交额破万亿元的背后,投资者再次重拾记忆,还是之前熟悉的味道。
受访业界专家认为,对于投资者来说,需要在悄然无声中进场,在鼓乐齐鸣时离场。
券商股活跃牛市是否来了?
截至8月19日,沪深两市连续22个交易日成交额破1万亿元,尤其是8月18日的券商股掀起涨停潮,市场活跃叠加券商股表现,“牛市是否来了”成为投资者关注的话题。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近期A股成交额持续活跃,意味投资者交易热度较高,同时增加了券商经纪业务收入,叠加近两年券商板块整体表现低迷,估值水平也较低,所以在成交额持续放大之后,券商成为近期表现强势的板块。
据统计,券商板块在历史上出现四次爆发期,与之对应是沪指的上涨可期。这四个阶段分别在2007年7月份至11月份、2014年7月份至2015年4月份、2018年10月份至2019年3月份以及2020年5月份至7月份。
杨德龙表示,未来十年我国经济依然会稳定增长,经济面的长期增长将会给资本市场带来更多的确定性机会。A股市场走出慢牛长牛这种逻辑没有发生变化,慢牛行情的一个特点就是稳步推进,并且是走两步退一步的这种节奏。
日成交额破万亿元会持续多久?
杨德龙认为,在房地产调控之后,大量的居民储蓄选择进入资本市场,一部分是通过买基金入市,另外一部分则是直接开户入市。过去两年每月新增账户数基本上都达到100万户以上,现在总体股票账户数达到1.9亿户。数据表明资本市场的机会依然是比较多的。
结合杠杆资金入场意愿来看,今年以来,两融余额不断攀升,截至8月18日达18472.90亿元,创下A股市场2015年以来新高。
市场资金持续活跃的背后是多层次资本市场逐步形成,科创板、创业板先后实施注册制,一批优秀的科技企业更早的进入资本市场,同时也给普通投资者提供了分享新经济发展的红利。
对于市场成交额上万亿元的持续性问题,受访业界专家普遍认为,1万亿元的成交额背后是市场资金流动性的宽松,未来场内资金将会随着货币政策调节、外资流入意愿、上市公司发展质量等方面选择去与留。如果增量资金无法进行补充,成交额就会下滑。
未来哪些赛道值得关注?
市场上的机会是分化的,近期持续破1万亿元成交额并未带来普涨行情,符合经济转型方向的行业可能是长期配置的方向。
近22个交易日,盐湖股份、比亚迪、北方稀土、贵州茅台、天齐锂业、东方财富、宁德时代、隆基股份、赣锋锂业等市场一线公司成交额排名居前,期间成交额均在70亿元以上。这些活跃个股涉及新能源、锂电池、半导体、券商等当下热门行业。
对此,私募排排网基金经理助理刘寸心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A股下半年将是高板块轮换且震荡向上的行情。建议逢低建仓基本面优质且现金流良好的股票并长期持有,关注新能源、半导体、新消费等正处于高景气周期的行业。这些行业虽然估值较高,但确定性高成长有利于估值的消化,因此依旧是值得重点布局的优质赛道,尤其是当下结构性演绎较为充分、流动性依旧充足的行情下,确定性高成长更容易获得资金的青睐,将成为市场长期投资主线。
结合宏观调控来看,建泓时代投资总监赵媛媛表示,预计国内货币政策在未来一个月不会出现降准这样大级别的量化宽松信号,指数尤其是中小盘指数将在高位维持震荡。而11月份左右可能会有降准,因此指数进入四季度以后或迎来下一次上涨。短期市场仍会处在高低切换的氛围环境中,建议月内还是应逢低布局调整后的半导体、新能源、先进制造,迎接一个多月以后的业绩成长股行情。
(编辑 白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