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会玲 见习记者 许伟
近日,本来生活网发布的“双11”大数据显示,上海用户的客户画像属性为“最洋气”,贡献了“双11”39%的新西兰进口佳沛阳光金果订单。此外,《证券日报》记者从本来生活网方面获悉,在刚结束的第三届进博会上,本来生活网与多家食品生鲜企业签约近2000万美元订单并达成战略合作。作为高端生鲜电商代表的本来生活网,选择继续加码高净值的进口水果,是否有足够的市场支撑?又有哪些条件进行保障呢?
高端市场稳步增长并逐步下沉
在疫情期间,受居家隔离的限制,生鲜电商一度受到大众的追捧,同时,由于疫情,社会整体的消费被压抑。目前是否可以说疫情对本来生活网的影响已经过去了呢?对此,本来生活网总经理刘有才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下半年开始,本来生活网的进口食品包括生鲜品,销售量开始回升,虽然具体的销售数据还没有最终确定,但是预计今年整体销售规模会超过去年。
刘有才用在上海热销的佳沛奇异果进行了举例。他表示,此前曾到过很多的三四线城市,会发现原来当地居民想买佳沛,线下需要驱车到省会或者省内中心城市,但是现在很多地方,比如曾经到过的贵州县城,也已经能在线下看到佳沛销售的身影。像佳沛这样的高端水果,其实它的市场渗透率远比我们想象得要高。
刘有才同时对消费主义进行了部分反思。他表示,很多时候就是观念转变的问题。现在国内的消费者收入确实有所改善,同时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意识觉醒得非常快。“甚至有时候,人们对这方面的追求,并不完全以收入为前提,是以观念为前提的。观念的传播,有可能改变消费行为。”
与此同时,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新近发布的《2020年中国进口食品行业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的食品进口金额达908.1亿美元,同比增长23.4%;2015年至2019年,是我国进口食品高速增长的时期,与2015年相比,2019年总金额增长360亿美元,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2%。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进口食品公共服务平台执行主任马海华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预计2020年进口食品将持续两位数的增长。”
用标准化破题
因为今年的疫情,大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食品安全保障上,本来生活网是如何做的?是否有进行相应升级呢?
刘有才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本来生活网上售卖的所有生鲜,都能查到每一个批次的检测报告以及海关的通关报告(如有)。刘有才强调,是每一个批次,这个概念是100%的检测率。在国家质检部门每年组织的抽检中,本来生活网的SKU从来没有一次不合格的记录。
今年疫情以来,本来生活网联合有关监管建构对本来生活网的仓库货架进行每个月两次的消毒,并将之常态化。此外,本来生活网设置了9道检测的程序,既包括公司内部的程序,也包括联合了外部的质检机构,还有部分涉及了相关政府部门。
在流程标准化的前提下,本来生活网选择的认证机构瑞士通用公证行(SGS)全球领先的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机构,与工业品相比,农产品是否非标属性更明显?如何确保认证具有公信力呢?SGS食品农产食品部华东区运营管理总监李建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农产品的“非标”属性也是需要相对地来看。农产品也有良好农业规范(GAP)、有机认证、行业标准等多种标准化尺度,以及关于农药残留的欧盟以及我国的国标,我们不缺乏标准。但是在满足以及达到标准的过程当中,我们受限于我国农业多为农业分散型的现状,标准化的难度会变大。但是SGS自2002年就把GAP引入中国,同时,监管层面也在积极推进把分散的农业进行集约化。比如本来生活网的蒙自石榴果园,就已经走向了很好的标准化。
在农产品本身的标准化上,新西兰佳沛大中华区总经理蒋时杰深有感触。他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奇异果作为新西兰的“国果”,一直是而且是佳沛唯一深耕的领域。佳沛的选种与育种时间最长能以十年来记,因此才能做到每棵树甚至每颗果的标准化,维持佳沛奇异果质量的稳定性。
(编辑 乔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