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评论频道 > 宏观时评 > 正文

记者观察 | 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创新高释放多重信号

2025-05-05 23:48  来源:证券日报 

    ■邢萌

    随着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季收官,A股上市公司整体分红情况浮出水面。根据沪深北交易所数据统计,2024年,A股上市公司累计现金分红总额高达2.39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事实上,自2022年至2024年,A股上市公司年度分红总额已连续3年突破2万亿元大关。

    作为回报投资者的主要方式之一,上市公司分红一直备受重视,也是证券监管部门工作重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完善上市公司分红激励约束机制”;新“国九条”指出“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证监会召开的2025年系统工作会议提出“加大上市公司分红、回购激励约束”。

    当前,A股上市公司超过5400家,集聚千行百业的优质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以此来看,A股上市公司2024年累计现金分红总额创新高,并非简单的数字突破,而是制度机制夯实、资金结构调整、市场生态优化、产业转型加力等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

    首先,彰显出上市公司从被动分红到主动回报的战略转型,深层次则是产业结构优化、经济恢复向好的体现。

    近年来,监管部门关于上市公司激励约束机制落地生效。一方面,调整优化分红政策,如简化中期分红程序等,鼓励引导上市公司提高分红水平。另一方面,动态强化监督举措,如对不分红的公司加强披露要求等,约束督促上市公司重视分红。在此形势下,一大批成熟优质的公司主动提高分红水平,部分此前为满足再融资等条件实施“象征性”分红的公司也转向主动分红,加大分红频次、提高分红比例渐成趋势,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上市公司分红总额屡创新高。

    上市公司主动分红是对其盈利能力和治理能力的双重印证,这些公司往往经营良好、现金流稳定,治理有方、重视投资者利益,有更多的资金去回报投资者。从深层次来看,上市公司分红总额创新高也反映出产业结构优化。从分红的公司来看,不仅涵盖关乎国计民生的能源、通信等行业,还囊括了半导体、高端制造、新能源等新兴行业,这既说明了传统产业在转型中稳健前行,也说明了新兴产业逐步释放商业潜力,发展壮大。

    其次,反映出投资者从博弈套利到价值投资的理念转变,背后则是资金结构调整优化,中长期资金入市提速。

    通常来说,持续稳定的分红为投资者提供了可预期的现金流,使投资者更加关注公司的长期盈利能力及分红能力,减少对短期股价波动的关注,降低盲目投机风险,引导其投资理念向价值投资转变。放大至整个市场,分红文化的形成也有利于平抑市场波动、增强市场稳定性,加之持续稳定分红的公司本身具有运营稳健、治理得当等特点,这就对险资、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具有十足吸引力。实际上,上市公司分红总额创新高之时,往往也是中长期资金入市高峰期,也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

    再次,折射出资本市场从“融资市”到“投资市”的生态蜕变,投资者回报水平不断加强。

    上市公司分红总额创新高,反映出的是上市公司主动分红意识提高,价值投资理念深入,长期资金吸引力提升以及投资者回报水平增强,这些也正是“投资市”所具备的关键要素。资本市场正从重融资、轻回报的“融资市”向重回报、稳预期的“投资市”蜕变,投资和融资更加协调的市场生态也正在加快形成。

    最后,从全球视角来看,在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下,A股上市公司分红总额创新高,显示出中国企业的强劲活力、中国资产的投资价值、中国经济的长期韧性。这也使A股市场在全球市场中凸显出独特价值,不仅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兼具稳定性与成长性的资产配置选择,也向世界展现出中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强化投资者回报的积极成效。

    可以预期的是,随着A股市场分红生态不断完善,将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增强投资者回报水平,促进中长期资金流入,形成投融资良性循环,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