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产业风向 > 正文

外骨骼机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黑科技”加速落地

2025-05-05 23:48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丁蓉

    近日,外骨骼机器人“出圈”。安徽黄山、山东泰山、江西武功山多个景区引入了登山辅助设备——外骨骼机器人,这一“黑科技”受到游客青睐。

    外骨骼机器人融合了人工智能、传感、人体工学、动力和电子等技术,多家A股上市公司在产业链中贡献力量。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周迪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技术的进步,外骨骼机器人在医疗康复、军事、工业、出行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展,市场潜力巨大。”

    应用领域广阔

    “它能感知到我抬腿,并且给我一股助力。穿上之后走起路来相当轻松,原来‘健步如飞’是这种感觉。”5月5日,在泰山景区,体验了一把外骨骼机器人的游客李先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外骨骼机器人还能助力人们搬运重物。在日前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穿戴着腰部外骨骼机器人的体验者能够轻松提起30公斤重物。

    据悉,这类外骨骼机器人设备自重仅2千克左右。其不仅可以加强穿戴者腿部或腰部力量,减少体力消耗,还能吸收冲击力,降低对穿戴者膝盖和脚踝的压力。

    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联合创始发起人袁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外骨骼机器人既具备外骨骼的人体辅助增强能力,又融合了机器人的自主或半自主控制技术。其让机械外骨骼与人体运动系统协同,利用多模态传感器实时捕捉人体运动意图,并通过自适应控制算法输出辅助力矩。其不仅可增强健康人群的负重能力与运动效率,而且可为行动障碍者提供运动代偿功能。”

    外骨骼机器人未来市场空间广阔。萨摩耶云科技(深圳)集团有限公司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研究员郑扬洋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医疗康复领域,外骨骼机器人在帮助中风、脊髓损伤等患者康复方面潜力巨大,预计到2030年,康养外骨骼机器人市场空间可达480亿元。在工业领域,外骨骼机器人可辅助工人搬运重物、降低疲劳,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预计到2030年,市场空间可达百亿元。此外,外骨骼机器人还能够辅助老年人行走和完成日常活动,提升其独立性和生活质量。在户外休闲领域,随着材料轻量化、电池续航等技术突破,外骨骼机器人的渗透率将不断提升。”

    商业化进程加速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江苏振江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江股份”)、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翔宇医疗”)、浙江精工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工科技”)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积极参与到外骨骼机器人产业链之中,共同推动外骨骼机器人商业化进程。

    振江股份的子公司海普曼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研发了外骨骼助力机器人等产品。振江股份相关负责人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的子公司致力于外骨骼机器人的智能控制算法及仿生学设计的研究。公司计划2025年三季度小批量生产外骨骼机器人。”

    翔宇医疗重点打造的便携式外骨骼助行机器人已进入小批量阶段。翔宇医疗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年内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并上市销售,将和VR技术一起融合到天轨、代步类机器人中,提高训练的趣味性。”

    精工科技研发团队正在对髋关节外骨骼助力机器人进行上下楼梯、行走、奔跑等不同场景调试、测试。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进一步进行测试算法、打磨产品等工作。”

    “外骨骼机器人产业目前待突破的关键环节包括提高续航能力、减轻设备重量、提高设备舒适度、优化控制算法、降低成本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外骨骼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和商业化推广。”周迪表示。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