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寇佳丽
11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货物贸易进出口最新成绩单。据海关统计,2025年前10个月,我国货物贸易延续平稳增长态势,进出口总值37.3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3.6%。其中,出口22.12万亿元,增长6.2%;进口15.19万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共同推动政策红利释放,优化出口退税体系、强化融资支持、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等措施,为货物贸易进出口创造了更好的外部环境。
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长;对东盟、欧盟进出口增长;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长;机电产品占出口比重超六成,集成电路和汽车出口增长明显;主要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下跌,机电产品进口值增长。
具体来看,前10个月,东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我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6.18万亿元,增长9.1%,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6.6%。欧盟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我国与欧盟贸易总值为4.88万亿元,增长4.9%,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3.1%。美国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我国与美国贸易总值为3.38万亿元,下降15.9%,占我国外贸总值的9%。同期,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19.28万亿元,增长5.9%。
前10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3.43万亿元,增长8.7%,占我国出口总值的60.7%。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1.19万亿元,下降0.7%;集成电路1.16万亿元,增长24.7%;汽车7983.9亿元,增长14.3%。同期,出口劳密产品3.38万亿元,下降3%,占我国出口总值的15.3%。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9050亿元,下降3%;纺织品8441.9亿元,增长1.8%;塑料制品6145.5亿元,下降0.1%。出口农产品5989.8亿元,增长2%。
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机电产品已经成为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结构优化、量质齐升的核心驱动力,其亮眼的出口表现恰恰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丰硕成果之一。伴随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今后,我国机电产品在海外市场上的表现将会更加强劲。
此外,从单月看,10月份,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7万亿元,增长0.1%。其中,出口2.17万亿元,下降0.8%;进口1.53万亿元,增长1.4%,已连续5个月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