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金融机构 > 正文

今年以来多地清退失联、空壳小贷机构

2025-05-05 23:48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李冰

    今年以来,小贷机构清退工作仍在持续。从前4个月的数据来看,北京、湖北、江西、云南等多地陆续清退、注销辖区内不合规小额贷款公司合计已超百家。

    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近期发布的《关于发布本市“失联”“空壳”小额贷款公司名单(第1批)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共涉及8家小贷机构。公示期为2025年4月23日至5月22日。《公告》明确,纳入“失联”“空壳”名单的小额贷款公司须于公示期内主动申请注销或退出行业。

    纵观行业,今年以来已有多地相继公布了清退小贷机构名单。例如,1月份,湖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关于同意通城县鼎盛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退出小额贷款行业的公告》;2月17日,四川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关于广元市旺苍县佳铭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退出小额贷款公司行业的公告》;2月18日,内蒙古自治区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关于同意取消10家小额贷款公司经营资格的公告》;3月份,云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关于“失联”“空壳”地方金融组织名单的公示(第一批)》名单包括548家机构,其中,名称或经营范围包含“小额贷款公司”的机构共109家;4月3日,江西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的《关于注销部分地方金融组织经营资质的公告》共涉及7家小贷机构;4月14日,大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的《关于终止部分小额贷款公司开展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试点的公告》共涉及3家小额贷款公司。

    综合来看,各地强调取消经营资格的小额贷款公司应当依法依规完成公司名称及经营范围的变更登记,名称和经营范围中不得再使用“小额贷款”“小贷”“贷”字样。变更后,公司依法继续承担相应的债权债务及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一帆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5年初,监管部门发布《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从供给侧完善小额贷款公司监管制度,促进行业稳健经营。随着监管持续强化,国内小贷行业的发展将更加健康、规范。在此背景下,部分小贷公司将根据实际需要有序退出,“减量提质”成为行业显著特征,有助于推动行业生态持续优化,为合规经营的小贷公司腾挪更多市场空间,从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当前,受市场环境、金融防风险以及自身经营能力等因素影响,小贷机构经营发展面临较大困难,也存在一定的金融风险,不合规的小贷机构需要及时予以清退。预计未来各地金融管理局对不合规小贷机构清退力度仍会持续加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对于未来小贷机构如何实现合规经营发展,李一帆认为,小贷公司可以从两个方面发力,一方面,持续筑牢合规基础。在业务发展层面,严格限定经营范围,防止突破业务红线。践行利民惠民理念,做好产品定价、规范营销和催收工作,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质效。在内控合规层面,逐条对照监管要求,避免被认定为“失联”或“空壳”公司,实现可持续经营发展。另一方面,不断深耕特色领域。瞄准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和个人消费者等长尾群体,充分发挥“小额、分散、便捷”的相对优势,在风控合规的前提下,下沉拓展客户资源,因地制宜开发本地化、特色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强业务灵活性和金融可及性。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