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雯珊
5月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在广州圆满落幕。广交会新闻中心主任、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周善青向中外媒体介绍了本届广交会总体运行情况:截至5月4日(下同),共有来自219个国家和地区的288938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第135届广交会同比(下同)增长17.3%。新老采购商踊跃参会,到会人数分别达171750人、117188人,分别增长14.6%、21.4%。新兴市场仍是广交会最大客源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采购商187450人,增长17.4%,占比达64.9%。金砖国家采购商72417人,增长24.1%。RCEP成员国采购商64808人,增长6.9%。欧美采购商51862人,增长3.4%。头部跨国采购企业达376家,创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广交会现场意向出口成交254.4亿美元,增长3%。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成交占比超六成,是拉动成交增长的重要引擎。参展企业普遍反映,质量性能好、创新特点强、品牌知名度高的产品更受青睐,境外采购商下单积极,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拓展多元化市场的信心。
此外,本届广交会上,新产品、新技术、新设计、新材料、新工艺大量涌现,企业现场展示产品超455万件,其中新产品102万件、绿色低碳产品88万件、智能产品32万件。首次设立的服务机器人专区火爆“出圈”,46家国内领先的机器人企业展出60个细分领域的500多种机器人,企业日均接待客户超300人次。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从交流洽谈到精准推介,从产品展示到订单签约,不少参加本届广交会的企业,通过不断优化生产模式与加强技术开发及创新,拓宽多元化的市场新航道,在展会上收获订单,用好产品和硬实力把中国制造的出海路越拓越宽、越走越稳。
“今年我们带来的是智能物联网起重机,突破了传统起重机笨重、低效、高耗能的局限。”绍兴南特起重设备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毛女士向记者介绍,“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包括实时状态监测、智能预警、维保提醒等创新功能,延长产品使用周期的同时减少了安全隐患。”
借助广交会布局多元市场的还有丹阳登峰户外用品有限公司。“最初的海外客户都是通过广交会结识的,目前众多大客户也大多结缘于广交会。俄罗斯、蒙古国、土耳其、以色列、阿尔及利亚等新兴市场的合作伙伴,占据了公司订单的半壁江山。”丹阳登峰户外用品有限公司业务负责人吴伟亮表示,近年来,公司注重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的开拓,深入开展市场调研,精准把握当地消费者对户外用品的需求特点,本届广交会第三期开展首日,便获得18万美元的意向订单。
在江苏五龙针织有限公司展位,泛着微光的“银本康”面料样品吸引着众多采购商上前触摸体验。“这款面料不仅能抗菌,还能自我净化异味。”该展位负责人张珉介绍。
据悉,该公司尚未布展就有30多位采购商通过广交会线上平台向该公司表达合作意向,收获近200万元的意向订单。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持续提高,养宠已逐渐成为全球众多家庭的流行生活方式。这一趋势为宠物用品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海外市场需求旺盛,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潜力。
近年来,浙江伊德家纺有限公司瞄准宠物经济赛道,打破产品受众单一局限。据伊德家纺相关负责人透露:“广交会客流量很大,这两天我们已达成意向订单11个,主要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订单金额约88万美元。”
在展会现场,接受采访的许多采购商都向记者表达对中国制造的赞叹。一位荷兰采购商说:“广交会展示的先进技术是我以前从未见过的,中国企业在生产工艺和材料选择上不断优化,不少产品的性能优于发达国家品牌。”参加广交会将近20年的澳大利亚采购商威特表示:“中国的机器人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如机器狗、擦窗机器人等,这些产品让人激动,感谢广交会为我们提供了直接接触高科技企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