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晓玉
在当前资本市场持续深化改革、监管要求不断趋严的背景下,上市公司治理有效性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基石。近日,河北证监局指导河北省上市公司协会,分别组织召开董事会秘书专业委员会及财务总监专业委员会会议暨第四次专题活动。
两场活动围绕“提升公司治理有效性”核心主题,通过监管解读、实务分享与专题研讨,助力河北辖区上市公司完善治理机制、筑牢合规根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河北证监局相关监管处室负责人、多家上市公司高管及代表共同参与,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家现场授课,多方围绕当前治理痛点、监管重点及整改措施展开了深入交流。
河北证监局相关监管处室负责人明确表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是防范财务造假、资金占用等恶性行为的“第一道防线”。从近年来查处的一系列案件来看,绝大多数恶性违规的背后都存在严重的治理缺位和内控失效。特别强调的是,2025年河北证监局已将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列为现场检查的重中之重,监管方式正从以往“以信息披露为核心”逐步转向“公司治理监管与信息披露监管并重”。即便公司未发生实际财务造假,单纯因治理与内控缺陷导致的风险隐患,也将面临严肃的监管问责。
在董秘专题活动中,多家上市公司高管在分享中一致认为,当前公司治理的核心挑战在于制度执行不到位和治理结构不均衡。国企普遍面临执行弱、流程穿透力不足的问题,需将合规管理全面嵌入业务流程;民企则多受“一股独大”制约,亟待增强独董和董秘的独立性以保护小股东权益。此外,参会代表们呼吁建立覆盖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的常态化交易审核机制,并强化内外部多层次沟通,以推动治理从形式合规迈向实质有效。
在财务总监专题活动中,“业财融合”和“系统控制”成为热议焦点。多位财务总监表示,有效内部控制必须建立在一体化、可追溯的信息系统基础上。一套能够整合业务流转、票据管理和资金收付的ERP系统,不仅可以提升运营效率,更能从根本上杜绝“三流不一致”导致的虚假交易和财务舞弊。此外,他们一致认为,审计委员会必须实质化运作,真正具备监督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及关联交易的权责能力。
本次活动通过河北证监局的专业政策指导、真实风险案例剖析以及上市公司之间的实践经验交流,为参会企业提供了系统、务实、可操作的治理提升方案。多位与会代表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活动内容直面当前公司治理中的难点与盲点,既有监管红线的警示,也有落地方法的指导,收获远超预期。他们承诺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内部治理升级的具体行动,不断完善制度流程,强化执行监督,持续推动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从“有形”到“有神”、从“合规”到“有效”的深层转变,为河北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贡献力量。
(编辑 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