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股票频道 > 证券要闻 > 正文

证监会上市部副主任郭俊:战略新兴上市公司占比近半数 集成电路等行业已形成集群效应

2022-02-23 17:02  来源:证券日报网 吴晓璐

    本报记者 吴晓璐

    “在各项政策的推动下,上市公司创新领跑者地位不断凸显。截至2021年底,战略新兴行业上市公司共2129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近半数,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重要行业已形成集群效应。”2月23日,中国证监会上市部副主任郭俊在“第四届西城区企业上市主题交流活动”上如是说。

    郭俊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持续加强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制度建设,不断提升监管效能,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优化支持上市公司创新发展的市场生态,会同地方党委政府一道,推动上市公司持续领跑创新,加速提质增效。

    近千家上市公司    

    预计2021年净利润增长50%以上    

    2020年10月份,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郭俊表示,一年多来,证监会制定细化举措,着力推动优化上市公司结构、完善公司治理、化解重大风险、强化日常监管、打击市场乱象。各地方、各部委采取务实举措,形成了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强大合力。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上市公司总体面貌发生可喜变化。

    一是在国民经济当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截至2021年年底,沪深两市共有上市公司4615家,总市值91.6万亿元,囊括了七成以上国内500强企业,是全国4800多万家企业主体的佼佼者。上市公司市值位列全球第二位,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实力。实体上市公司数量仅相当于全国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1%,但利润总额相当于其近半数,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是成长性更加凸显。2021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业绩持续稳定修复,实体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两年平均增长13.6%、16.5%,远超同期GDP增速。近千家上市公司预计2021年净利润大幅增长50%以上。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实现快速增长,并有力带动我国经济持续复苏。

    三是包容性得到扩展。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的企业在资本市场“同台竞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满活力的重要体现。科创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以来,一批在核准制发行条件下无法上市的优质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截至今年1月底,共31家未盈利企业、4家特殊股权架构企业和5家红筹企业发行上市,改革“试验田”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四是规范性持续提升。一年多来,证监会持续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培训,督促“关键少数”履职尽责,并启动了为期2年的公司治理专项行动,进一步强化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的内生动力。同时,会同有关方面化解制约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风险隐患。存在大股东资金占用、违规担保问题的上市公司整改完成率超七成,“清欠解保”取得显著成效;上市公司大股东高比例质押的家数下降至241家,较最高峰减少2/3,全市场股份质押市值占比由最高峰的接近12%降至目前的4.6%,这一困扰市场的突出问题得到大幅改观。经过各方努力,上市公司发展韧性更足,抵御风险能力更强。

    五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主动性不断增强。六成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保护相关信息,约两成企业披露为减少其碳排放所采取的措施和效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上市公司积极捐款捐物,加强核酸检测和疫苗生产能力,保障物资供应,散发各地的疫情中都能看到上市公司无私奉献、勇毅“逆行”的身影。在刚刚闭幕的北京冬奥会上,场馆建设运行、开闭幕式演出、赛事服务保障、高清视频转播、吉祥物“冰墩墩”生产等各环节都有上市公司积极参与。同时,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的力度也不断增强,2021年,上市公司共计分红1.67万亿元,同比增长17%,分红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也远远超过上市公司同期再融资规模。

    战略新兴行业并购重组单数    

    在全市场占比近四成

    “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过程中,我们坚持把推动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提升创新能力作为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内涵,通过丰富工具供给和营造良好生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创新资本形成,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郭俊表示。

    一是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助推创新资本形成。近年来,证监会持续优化IPO、再融资、分拆上市等各种市场化机制安排,推动各类资金精准高效转化为资本。科创板设立和创业板改革进一步畅通了科技、资本和实体的高水平循环,提升了国家“硬科技”实力。大批科创企业发行上市,上市公司结构持续优化。截至2021年底,科创板共有上市公司377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已超千家。与此同时,畅通资本市场出口,2021年,共有28家上市公司通过各种渠道退出市场,共支持17家公司启动破产重整。有进有出的市场秩序为创新创业企业发展壮大构建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升了资本市场对创新创业企业的吸引力和适配性。

    二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速创新要素集聚。与传统企业依赖土地、机器等生产要素不同,创新创业企业更多依靠技术、人才等核心要素,更加需要通过制度化安排实现与核心员工的利益绑定,激发员工的创造热情与奉献精神。资本市场具有股权激励、员工持股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独特机制,2021年,沪深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777家次,相当于前两年的总和;实施员工持股计划209家次,同比增长72.7%。据统计,已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2018年-2020年净利润复合增长23.1%,远高于未实施公司3.4%的水平。为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证监会在科创板和创业板股权激励制度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创新。与主板相比,科创板和创业板股权激励覆盖面更广,定价方式更灵活,激励方式更多元,激励规模的空间更大。科创板上市公司有过半数实施了股权激励,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日益成为创新型企业的“必选动作”。

    三是优化并购重组安排,推动企业创新升级。并购重组是企业实现创新转型的“助推器”。从宏观层面看,大规模的并购重组活动能够对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每一次并购浪潮都会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跨越。从中观和微观层面看,并购重组是推动各行业和各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近年来,证监会一手抓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完善分道制审核机制,支持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资产重组上市;一手抓依法监管、严格监管,优化科创板和创业板并购重组注册制审核机制。

    据郭俊介绍,2021年,沪深上市公司并购重组3335单,交易金额1.78万亿元,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其中仅1.2%的交易需要证监会审核或注册。并购标的中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占比显著提升,战略新兴行业并购重组单数占到全市场并购重组的近四成,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创新”底色更足,“科技”分量更重。

    郭俊表示,在各项政策的推动下,上市公司创新领跑者地位不断凸显。截至2021年底,战略新兴行业上市公司共2129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近半数,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重要行业已形成集群效应。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占全国企业研发经费的一半以上,2021年前三季度,实体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4.5%,远高于全国研发经费14.2%的增速,动能转换明显加快。实体上市公司专利数量同比增长13%,日益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

(编辑 乔川川)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