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股票频道 > 大势研判 > 正文

分化及增量资金不足制约A股 抓住二三线蓝筹补涨机会

2018-01-19 08:04  来源:一牛财经

    强烈分化及增量资金不足制约A股二三线蓝筹补涨现机会

    沪深两市早盘虽然开市张得不一,但是开盘之后的共同上涨却为行情开了一个好头,其中沪指再创反弹以来的新高;创业板股指也是顺利的触及了5日均线的压力位置。不过随后各股指开始出现跳水,其中沪指在跳完谁之后在中字头等银行、基建等品种的带动下重回升势;而创业板股指在回调后再也没有起色。整体来看,周四市场单就股指的表现而言,非牛市莫属,但是个股的分化又与熊市毫无二致。银行、建筑、钢铁、建材等板块涨幅居前;区块链、芯片、互联网、5G等品种领跌。

    巨丰投顾表示,元旦之后的流动性改善以及近期央行释放的普惠金融定向降准预期给市场带来较大提振,大盘连续上攻,但上行过程转给你出现的强烈分化以及增量资金不足是制约大盘继续上涨的主要因素,尤其是近期创下反弹新高后,在权重股疯狂拉升下要谨防指数的诱多嫌疑。从中期角度,继续看好指数上行趋势,但短期需要谨防随时出现的技术性调整,尤其是金融、地产等标的的回落可能。

    天信投顾表示,市场的股指还在不断的创新高,这是市场大趋势和少量寡头机构垄断市场的必然结果,股指走低越高,反而是广大的散户投资者亏的越多,投资者应该会有个清醒的认识。另外,带动股指上攻的品种实现了完美的换挡,后市的新高仍会接二连三的出现,而广大的中小散户投资者仍将在亏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投资者也要明白这一血淋淋的现实。操作上,建议投资者对一些仍然存在于底部,或连续回调到支撑位的二三线蓝筹和部分前期强势的题材品种可持续逢低吸纳,如券商、5G、半导体芯片以及部分次新股等。

    中证投资表示,后续指数能否站稳3470点一线并继续上行的关键在于量能能否持续有效放大;如果量能配合欠佳,则指数在短期内很难持续上行,投资者需要提防指数展开调整。若指数回踩,密切观察五日线附近的承接力度。

    联讯证券分析师殷悦建议关注春季躁动行情,精准挖掘高业绩和低估值个股,避免盲目跟风追涨,整体仓位控制在六成左右。恒创天下投资总监罗晓鸣指出,投资者可关注二线蓝筹龙头,包括有色、航空、证券等;而中小创个股有望超跌反弹,投资者可适当关注科技类成长标的,如半导体、高铁、5G等。

    钱坤投资表示,上证指数的强势是被恒指带动的,恒指已经创出了历史新高,近几周的急涨跟2007年顶部前的涨速相似了,权重股已经在井喷,一般情况下单纯依靠权重股的急涨不容易持久,且之后的调整也可能比较剧烈。操作上建议投资者保持观望。

    宁波海顺表示,有消息称油改的细则预计上半年会发布,结合国际油价的持续走强,上下游产业的公司业绩都会有进一步的提升,尤其是上游油服产业,回暖走强的预期十分强烈,可以进一步挖掘当中的龙头企业。整体大方向依旧维持之前的观点不变,逢低布局为主,切勿追高。

    博星投顾认为,大盘持续逼空创新高,继白马和一线蓝筹后,前期滞涨的二三线蓝筹现在也在纷纷补涨,A股以白马和蓝筹为上涨核心主线的逻辑很难改变,短期有望继续延续。此外年报预热炒作进一步升温,业绩边际改善超预期而股价调整充分的优质成长股正迎来最佳的上车机会。

    珞珈投资表示,临近周末管理层会否出台市场降温政策仍值得警惕。建议投资者短线需要保持克制,控制好仓位以应对后续的剧烈震荡或较为适宜。板块方面:(1)互联网板块的弱势依然突出,投资者仍需要注意减持。(2)煤炭股的反弹不具备持续性,投资者不可盲目乐观。(3)化工板块短线或进一步冲高,但投资者更多注意获利了结为主。

    利好连连新高不断超级大盘股涨疯了

    新年以来,A股市场的强势行情仅仅在周一休息了一天,接下来沪指又是三连阳。昨天,沪指大涨30.08点,以3474.75点报收,再创阶段新高。

    阶段新高不断的同时,利好消息也是没有断过。昨天,2017年GDP数据的公布,无疑进一步增强了市场信心。而几只超级大盘股股价创下历史新高,更是让市场有些疯狂了。

    昨日早间,达哥提示大家,要关注统计局公布的2017年宏观经济数据,这也是今年公布的首份“年报”。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2017年我国GDP总量为827122亿元,首次迈过80万亿元的门槛;GDP同比增长6.9%,增速较2016年提高0.2个百分点。这是自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首次加速。

    应该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让人满意的“年报”。这样一个重磅利好,对于正好处在关键区域的A股市场而言,无疑将会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有助于树立投资者持股信心。

    央行官方微博前天发布消息称,预计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可于2018年1月25日全面实施。在我看来,这已经向市场释放出一大利好。而昨天,利好再次降临,也点燃了机构做多A股的激情。

    就个股来看,机构资金流入最明显的,无疑是银行板块,尤其是两只超级大盘银行股。首先,工商银行昨日大涨6.1%,突破2007年11月1日的高点(前复权,下同),创下历史新高。其次,建设银行更是大涨7.03%,股价最高达到9元,同样是突破2007年11月2日的高点,创下历史新高。此外,农业银行大涨3.55%,也创下历史新高,而中国银行上涨2.83%。大盘银行股的井喷,意义何在?要知道,四大行每家公司的总市值都超过了1万亿元。

    今年1月以来,工行累计涨幅已达15%,建行累计涨幅近17%,农行累计涨幅14%,这些“大家伙”如此卖力地大涨,月线收长阳,历史上出现过几次?2006年、2007年大牛市,2009年大盘翻番行情,以及2014年到2015年的牛市行情,其他时候这类股票的波动幅度很难有这么大的。

    再看市场其他热点,前天券商股走强之后,昨天表现要软一些。国信证券前日涨停之后,昨天继续上涨5.62%,算是比较有力的反弹。其实,券商股中,表现最强的,应该还是中信证券,虽然涨幅没有国信大,但中长期趋势是最好的。其实,之所以中信证券趋势最好,其逻辑就是因为中信依然是券商行业的龙头公司。当然,要说券商股真正走势最好的,还是在港股上市的中金公司,去年7月份开始,中金公司就已经有了牛股的样子。

    除了银行股、券商股表现强劲外,昨天“中字头”板块也表现不错,比如中国交建、中国建筑涨幅都超过6%,而中国铁建、中国化学、中国中铁、中国中车等个股表现也不错。这些“中字头”板块个股,应该说在这一波行情中,算是差点被遗忘的板块,此前一直在跌,而最近两个交易日,“中字头”板块也开始表现了,有点补涨的味道。

    对于后市,我继续保持乐观,沪指创新高之后,逐渐从2016年初熔断的“坑”中爬了出来。还记得2016年1月4日那天,沪指以3536点开盘,收盘在3296.26点,一天跌了242点,跌幅高达6.86%。而这个“坑”一挖下去,指数就在下面呆了两年时间。现在,虽然沪指还没有站上3500点,但我认为按照现在的趋势,彻底收复那天的长阴线,是完全有可能的。

    另外,很多人认为,现在指数涨得好,但赚钱依然很难,达哥自己其实也有这个困惑。但我的看法是,只要你手中持有的股票,是真正质地优良、基本面很好的公司,那么赚钱只是时间问题。

    指数强势投资者需拿住“核心筹码”

    权重股经过周三的震荡后,周四重归强势。指数方面,上证综指涨0.87%至3474.75点,深证综指涨0.13%至1924.20点。此外,中小板综指涨0.22%,创业板综指跌0.22%。

    由盘面看,权重股中的银行股表现极强,如工行大涨6.1%,建行大涨7.03%。较为离奇的是,建行在涨幅显著扩大后,成交却是明显缩量的。

    五大行看似流通股本极大,但真正会流通的股份其实并不多,大盘仅靠这些品种往上顶是有些虚的。许多手持非权重股的投资者在2017年没挣着钱,今年以来依然没挣着钱。当权重股一拉再拉时,对持非权重股投资者的定力是种考验,一部分人会投降并加入权重股炒作,一部分投资者选择死守阵地,还有不少投资者正在左右摇摆。

    如果投资者持有的非权重股成长性与业绩不差,我觉得那守着也没什么。随着越来越多的权重股估值趋高,一旦其连续多日无法提供赚钱效应时,市场风格势必转换。个人感觉,这种转变本周就有可能发生,部分有潜质的非权重股已经开始放量,这暗示已有机构开始布局。

    当前正处财报季,非权重股送转机会大得多。虽然送转并不会改变上市公司的质地,但目前在A股市场,壳还是有价值的,所以股本扩张终归是件好事。

    盘后我国公布了许多经济指标,多数指标好于预期。就盘面来说,短线大盘料仍能维持强势。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大盘强势”的定义有些混乱,我这里说的是“指数强势”。投资者暂时还可适度参与,但下周二开始应谨慎些。就具体操作而言,投资者应拿住“核心筹码”,将非核心筹码丢弃。所谓“核心筹码”,即年报前景利好的个股,并不一定是权重股。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