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评论频道 > 宏观时评 > 正文

激活民间投资是稳经济大局的关键落子

2025-09-14 23:57  来源:证券日报 

    ■安宁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是稳经济大盘的关键抓手。9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民间投资对稳就业稳经济具有重要作用。要聚焦企业关切的突出问题,在扩大准入、打通堵点、强化保障等方面实施一批务实举措,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促进民间投资发展。

    此次会议对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部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

    长期以来,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这组数据生动诠释了民间投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市场经济活力和高质量发展成色。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但基础仍需巩固。在这一关键时期,加大民间投资支持力度,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就是激活中国经济的“一池春水”,为稳就业、稳经济注入确定性力量。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根本在于打通堵点、消除隐忧,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尽管政策层面持续释放鼓励民间投资的信号,但实践中仍存在“弹簧门”“玻璃门”等现象。一些领域准入门槛依然过高,政府采购中面向中小企业的份额保障仍需加强。这些堵点痛点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因此,此次会议也提出,“要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破除限制民间投资的各种隐性壁垒”。只有持续破堵点、拓领域,为民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期的发展环境,才能让民企敢投、愿投、能投。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核心在于优化服务保障,破解融资难题。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滋养。金融体系不仅是为其输血造血、提供发展动能的源泉,更是其突破瓶颈、转型升级的关键助推器。这就要求金融支持必须精准施策:既要通过普惠信贷润泽广大小微企业,解决其融资难的生存之忧;也要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等融资,为民营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金融支持。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关键在于引导投资方向,释放增长潜能。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蕴含着巨大投资机遇。支持民间资本在这些领域大显身手,既是扩大投资的现实需要,也是优化经济结构的长远考量。正如会议提出“要拓宽民间投资空间,支持民间资本加大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拓宽民间投资空间并引导其进入新领域,会直接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创造大量高质量的就业岗位,为提升国家长期竞争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民间投资如同市场经济中的“一池春水”,活水涌动方能滋养经济高质量发展之树。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协同发力。唯有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化环境,才能让民营企业预期更稳、信心更足、活力更强,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